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特斯拉上海建廠之路並不好走?

特斯拉上海建廠之路並不好走?

2018/07/11

PRINT

  美國特斯拉將全球最大純電動汽車(EV)市場中國啟動本地化生産。7月10日,特斯拉在上海市的工廠選址獲中國政府批准一事浮出水面。雖然仍存在籌集資金等需要解決的課題,但如果特斯拉實現在華生産,將形成不易受關稅影響的生産體制。中國正積極推動普及純電動汽車,特斯拉希望借助中國市場實現新的增長,回應投資者的期待。

       

特斯拉的北京專賣店(KYODO)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提出了充滿野心的增長目標,在中國建設工廠是他的夙願。特斯拉原本希望在2017年內敲定計劃,與上海市等推進了有關工廠選址的談判,但中國不允許外國車企以單獨出資方式建設工廠的限制等成為障礙,計劃被推遲。

    

  2018年3月,馬斯克曾在推特(Twitter)上向美國總統川普直接請願,敦促川普改變美國企業無法單獨在中國運營汽車工廠的狀況。希望彰顯市場開放姿態的中國政府4月針對汽車領域出台新規,將分階段取消此前定為50%的外資出資上限,因此特斯拉具備了推進工廠選址的環境。

   

  在美國,特斯拉的巨大電池工廠「Gigafactory」和車輛組裝工廠設在不同位置。但在上海市的新工廠,計劃展開電池和車輛的一條龍生産。把基地集中在1處,希望借此提高物流效率等。馬斯克解釋稱,「(這裡)將成為新一代Gigafactory」。

   

  特斯拉2017年在全球售出約10.3萬輛純電動汽車,據稱中國市場佔到15%左右。特斯拉目前只在美國擁有整車組裝工廠,因此在中國銷售的車輛全部從美國進口。在新工廠投入運作後,特斯拉將更容易對抗具有成本競爭力的中國純電動汽車企業。

    

特斯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