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爭奪海外IT人才 將目光投向「處女地」

2019/05/08


       在日本國內的IT人才供需緊張的背景下,海外招聘活動持續升溫。電通在蒙古召開人工智慧(AI)人才的就職説明會,人才派遣公司Human Resocia將正式開展向日本輸送羅馬尼亞理工科人才的業務。在中國和印度,日本企業與歐洲企業的人才爭奪戰日趨激化,開始在「處女地」尋找出路。

 

       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49日首次召開面向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的就職説明會。在蒙古,2014年成立了3所日式的高等專科學校,今年5月向社會輸送第一批約140名畢業生。日企等29家企業參加了説明會,AI等專業的學生聽取了企業的介紹。

 

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在説明會上聽負責人的介紹(烏蘭巴托市)

 

       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49日首次召開面向高等專科學校學生的就職説明會。在蒙古,2014年成立了3所日式的高等專科學校,今年5月向社會輸送第一批約140名畢業生。日企等29家企業參加了説明會,AI等專業的學生聽取了企業的介紹。

 

       備受學生們關注的是電通的AI子公司Data Artist設在烏蘭巴托的開發基地。該基地的負責人Agchbayar Amarsanaa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銅牌獲得者。他表示,以自己的母校蒙古國立大學為首,「能夠介紹數百位一流人才」。

 

       蒙古2010年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排名第50位,2018年上升至底28位,與印度比肩。在蒙古,如果能夠在數學等世界大賽中獲獎則不用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因此「高中的數學社團活動比體育還活躍」(Amarsanaa)。Data Artist計劃年內將烏蘭巴托開發基地的數據分析師倍增,增至100人。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無法僅靠國內完成全部的系統開發,因而外包給中國和印度等國的IT供應商。但是隨著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曾經低廉的人工費迅速上漲,這種業務模式迎來轉折點。

 

        高德納日本(Gartner Japan)的分析師中尾晃政指出,「在中國從事日企系統開發的人才流向阿里巴巴集團及騰訊等企業。隨著薪資水準的上漲,開發單價也迅速提高,日本企業難以獲得成本上的益處」。

 

        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調查,2016年中國的資訊通信行業的平均月薪為1536美元,4年裏上漲至1.4倍。在被期待成為中國的「接棒者」的越南,薪資水準也持續上漲。

 


        據日本經濟産業省推算,2030年日本尖端IT人才的缺口最高將達55萬人。由於人口增長無望,日企只能在海外尋找人才。不過,在印度和中國,人才爭奪戰逐年激化。為了確保優秀的人才,需要開拓歐美企業尚未進駐的「處女地」。

 

       

        電通之所以將目光投向蒙古,一方面是因為能夠一定程度統一錄用理工科人才,另一方面該國的人工費被認為僅為中國的一半左右。另外蒙古還是親日國家,每1000位國民中就有1人赴日本留學,錄用後也有望長期留在日企。開展區塊鏈相關業務的Ginco等討論在蒙古錄用人才的日本IT企業正在增加。

 

        除了蒙古外,羅馬尼亞也成為有力候選國家。羅馬尼亞政府致力於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以理工科的基礎學力較高而知名。該國在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的獲獎人數僅次於中國、波蘭和俄羅斯,位居全球第4位,不斷湧現世界一流人才。日本人才派遣公司Human Resocia計劃在羅馬尼亞培養人才,然後作為派遣員工送往日本。

 

        該公司201811月與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經濟研究學院合作,開設了開展日語教育等課程的「日本研究中心」。在授課的間隙介紹日企工程師的工作方式,進行招聘活動。該公司還與羅馬尼亞的諮詢公司合作。

 

        此外,日企還開始瞄準東南亞的人才。對日企錄用外國人才提供支援服務的Fourth Valley Concierge Corporation將在2019年內,在緬甸的仰光理工大學等高校開設面向當地學生教授日語和日本文化的特別課程。

 

        該公司將從提供贊助的日本企業籌集資金,向IT專業的學生發放獎學金。將來如果進入贊助企業工作,則無需返還獎學金。

 

        即使在目前被定位為「處女地」的蒙古和羅馬尼亞,人才的爭奪戰也早晚會激化。如果在爭奪中落敗,日本企業將失去最後的處女地。日本各公司與當地大學合作的目的在於,從學生時代開始「圍堵」人才,使學生對日本産生親近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櫻井豪、世瀨週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