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禁運讓日本電子零部件企業損失多少?

2019/06/18


  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惡化,中國華為技術突然被美國商務部納入禁運措施對象名單。在日本企業中,向華為手機提供零部件的各電子零部件企業深受影響。大型智慧手機企業的放緩是否將拖累零部件各企業的業績?對其盈利將造成怎樣的影響?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了對華為的禁運措施。華為除了手機之外,還在全球通信基地台領域擁有較高份額。據悉,全球智慧手機年銷量約為15億部。華為在4月將銷售目標定為2.5億部,但也有可能下調目標。

 

  如果華為産品銷售下滑,對日本企業的影響將難以避免。智慧手機除了半導體和液晶面板之外,還使用大量電子零部件。其中,對村田製作所、TDK、京瓷和太陽誘電這4家的影響巨大,令人擔憂。

 

  那麼,影響金額有多大呢?在高盛證券負責電子零部件領域的投資調查部長高山大樹的協助之下,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進行了估算。根據上財年的業績,在設想各企業完全不向華為供貨的情況下計算了數值。

  

向華為供應零部件的企業動向正受到關注(廣州市的華為專賣店)

 

  首先是向華為供應可充式電池的TDK。華為的智慧手機以高端産品為主,可充式電池的收益性也相對較高。用於去除噪音等的電感器和用於手機攝像頭的致動器也有可能受到影響。按營業利潤計算,有可能導致最多90億日元的下降。

 


  涉足陶瓷電容器的村田製作所和太陽誘電所受的影響巨大。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的統計顯示,華為基地台設備的全球份額為31%,排在世界第1位。如果禁運導致通信基地台的客戶流失、華為自身的設備投資放緩,電容器的銷售有可能下滑。因此,村田有可能發生約100億日元的利潤下降,而太陽誘電發生逾10億日元的利潤下降。如果包括涉足半導體封裝的京瓷在內,4家企業的營業利潤下降總額將達到250億日元左右。

 

   

  股價已開始體現相關影響。如果以美國宣佈禁運之前的5月14日收盤價為基準,TDK和村田的股價在最近1個月內下跌了1成左右。同樣涉足電子零部件、影響相對較少的日本電産等則股價持平,與其形成對照。

 

  太陽誘電社長登坂正一表示,「影響或將很明顯,但不管是智慧手機還是基地台,如果沒有華為,還會産生替換需求,也許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顯示出樂觀姿態。另一方面,也有外資證券公司指出,「太陽誘電最近幾年主要靠基地台相關業務支撐業績,擔憂相關影響的投資者很多」。

 

  各電子零部件企業此前經歷過「蘋果衝擊」和「三星衝擊」,有過盈利復甦的經驗。目前,這些企業正在以電子化和自動駕駛等面向汽車的業務為中心,進一步推進業務的多元化。不知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此次華為禁運的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證券部 丸山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