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借5G需求再回漲勢
2020/01/17
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簡稱台積電、TSMC)走出增長平臺期,借助5G需求再回漲勢。該公司1月16日透露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合併營業收入預計增加約2成。設備投資將超過1.6萬億日元,創新高。不過,由於中美爭奪高科技主導權,台積電面臨雙方的壓力左右為難的風險也增大。
1月16日,在台北市內舉行的財報發佈會上,台積電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提出樂觀的看法稱能實現約2成的營收增長。他表示,2020年的半導體代工市場增長率預計為17%,台積電或將進一步高出數個百分點。5G和人工智慧(AI)的需求正在激增。
![]() |
設備投資定為150億~160億美元,高於創出歷史紀錄的上財年(149億美元)。供應設備和原材料的日本供應商等或不斷從中受益。
台積電代工蘋果智慧手機的CPU(中央處理器)等。隨著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長,成長為與三星電子、英特爾並駕齊驅的世界半導體的「三強」。該公司的財報預示著半導體行業景氣的前景,引發全球投資者關注。
自2017財年起,智慧手機市場的增長告一段落,台積電的年營收增長率放緩至10%以下。2019財年的凈利潤受到截至上半年的半導體行情蕭條影響,同比減少2%。但在最近的2019年10~12月達到1160億新台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6%。比之前的市場預期高出5個百分點,本財年有望迎來增長加速。
在5G時代,數據處理量顯著增加。提高節電性能的最尖端半導體的必要性隨之提高,在尖端領域領先的台積電將成為最大受益者。2020年預計蘋果等全面推出5G智慧手機。
由於研究開發和設備投資的沉重負擔,有能力追趕上來的只有三星。三星到2030年每年將向代工業務投入約1萬億日元,還將招聘1.5萬名技術人員。
可能受中美的夾板氣
受預期推動,台積電的總市值達到32萬億日元規模,處於歷史最高區域,但最近股價截至1月16日連續2天走低,合計下跌約3%。原因是路透社14日報導稱,美國政府將於近期加強對華為技術的限制。
美國2019年出台了針對華為的實質性禁運措施,但如果産品中來自美國的智慧財産權和技術未超過市場價值的25%,則不受限制,台積電等很多海外供應商仍維持供貨。路透社報導稱,美國將把標準加強至10%。
![]() |
TSMC在南京的工廠,是向華為供應晶片的重要工廠(TSMC提供圖片) |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擁有世界頂尖水準的設計技術,但生産依賴台積電,有可能陷入困境。從台積電來看,2019年大陸客戶的銷售額比率佔20%,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據稱海思半導體佔到整體的10%以上,台積電有可能受到影響。
中美15日簽署了貿易磋商的第一階段協議。但台灣的半導體相關人士異口同聲地表示,「高科技摩擦今後才正式開始」。
據悉美國正在向台積電加強施壓,要求其在美國生産軍用半導體。華為則要求台積電在大陸生産此前僅限台灣的最尖端産品。台積電將在中美之間左右為難。
台積電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如果今後供應鏈全面「脫鉤」為中美兩個陣營,臺積電有可能面臨最大的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