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新社長在串店畫出影響世界的電路

2020/08/14


     6月,日本電子零部件大型企業村田製作所首次任命創始人家族以外的人士擔任社長。從前任社長村田恒夫會長手中接過指揮棒的是1985年進入村田製作所以來一直耕耘在技術領域的中島規巨(58歲)。除了以技術實力見長的傳統電子零部件業務之外,還打算建立起解決方案業務等新業務支柱。

   

     「下任社長候選人是中島吧」,早在3月村田製作所宣佈更換社長之前,中島就被公司內外視為村田會長的接班人。最近,作為統率智慧手機不可缺少的通信零部件等業務的模組業務本部長,中島擔任著開發新技術和擴大業務的指揮工作。公司內部對中島的評價是,「將村田製作所發展為代表性智慧手機零部件製造企業的重要人物」。

   

村田製作所新社長中島規巨

 

     中島1985年從日本同志社大學工學部畢業之後,進入村田製作所工作。最初擔任的工作是目前村田製作所掌握著4成世界份額的電子零部件、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原材料開發。

    

     如何使用價格低廉的鎳作為MLCC的電極材料?中島埋頭於必需技術的開發,並「讀完了總公司圖書室裏的所有專業書籍。這是人生中最用功的時期」。他在回顧當時的情況時表示,「雖然開發出了用於製作商品的材料,但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成果」。

   

     後來,中島到生産MLCC的福井村田製作所工作,1991年外派至法國的電子零部件製造企業。在那裏參與了通信零部件的開發。「進行了2年左右的研究,看能不能把MLCC的技術推廣到高頻零部件上」。但在那裏也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中島笑著説,「當時擔任歐洲子公司社長的村田會長對我説‘你要玩到什麼時候’」。

      

村田製作所的陶瓷電容器(MLCC)

  

     讓中島一躍成名的産品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那就是在模擬通信方式改為數位方式的手機中用於切換收發電波的零部件,被稱為「Swich Plexer」。與之前使用的「濾波器」相比,尺寸大幅縮小。

    

     Swich Plexe根據中島在烤串店畫出的電路圖開發而成。當時的頂尖手機製造商瑞典愛立信的技術負責人來到日本。大家圍著烤串聚餐時,愛立信的技術負責人向中島展示了新技術的示意圖,稱「通信零部件可以做得更小一些」。中島馬上在手頭用來寫報告的紙張上畫出了新的電路圖,説「這樣可以進一步縮小尺寸」。

    


   

      通過使用Switchplexer,手機變得越來越小。現在的智慧手機和普通手機使用的是對中島發明的Switchplexer做了進一步改進的技術,但原理跟當時沒有大的變化。支撐當代人必需品的一項技術來自於從未放鬆過技術研究的中島的創意,這麼講一點兒也不為過。

    

      中島的另一項功績是擴大了與現在成為主力客戶的美國智慧手機廠商的交易。客戶企業提出想在攜帶型音樂播放器上配備無線通信技術的要求,中島抱著種半信半疑的態度,開發出了小型無線通信技術。通過此次關係,村田製作所向世界最知名的智慧手機的供應零部件。

    

 

     前任社長村田恒夫會長在任期間,村田製作所的合併銷售額擴大到約1.5萬億日元左右,達到原來的2.5倍。中島表示,現在的村田製作所「是MLCC等通用電子部件的銷售戰略和根據客戶要求製造專用産品兩條腿走路」。

    

     接過社長指揮棒的中島自信地説:「不預備第三種業務模式是不行的」。他瞄準的是解決方案業務。中島要做的不僅僅是産品製造,還要開展由此派生出的「服務業務」。村田會長也表示支援:「到2030年,銷售額的2成將來自於服務業務」。

    

     中島強調「服務業務跟銷售産品截然不同。必須改變業務機制」。建立什麼樣的機制?具體計劃尚未公開,不過作為前提的經營方式已有規劃,那就是「自律分散經營」。

    

      在細心掌握客戶需求的同時供應完成度高的零部件是村田製作所的優勢,也是其增長力的源泉。為了實現這一點,需要團隊而非個人參與業務,中島認為「讓很多人有參與意識至關重要」。

    

      因此,將建立在企業內部共用客戶、技術及經營相關資訊等,通過現場判斷,更快速滿足客戶要求的機制。「不知道能做到什麼程度,不過我們將朝著2030年及以後的創業100週年前進」。第一個非創始人家族的高管會村田製作所帶來什麼變革?或許有助於順應與手機進化相匹敵的時代潮流。

  

 

第一位創始人家族以外的社長中島規巨從村田製作所村田恒夫會長(左)手中接過指揮棒

 

    中島自稱和研發出Switchplexer相並列的「巨大成果」是年輕時將公司裏的愛好者們聚集起來創建的橄欖球隊。並與京瓷及島津製作所等京都的強隊比賽,在京都社會組聯賽中名列前茅。當時來自多個部門的隊員當中,有很多現在已經成為村田製作所的高管,「屬於組織間合作的一種形式」。首任教練就是同志社高中橄欖球部出身的村田恒夫會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京都支社 福富隼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