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市看到的半導體行業變化
2021/03/15
在全球股市,半導體股票的走勢呈現出差異。半導體行業進入需求擴大期,市場正在對哪些企業能擴大業績加強篩選。從總市值來看,在微細化領域具備優勢的台積電(TSMC)在大型半導體企業之中躍居首位,製造微細化相關設備的荷蘭ASML控股也走向與美國英特爾並駕齊驅的水準。
半導體股票此前的歷史最高總市值是2000年IT泡沫期由英特爾創造的5015億美元。進入2021年後台積電的總市值超過這一水準,涉足半導體、智慧手機等廣泛業務的南韓三星電子也有望超越這一水準。
![]() |
在製造設備領域,ASML的股價迅速走高。與2019年底相比漲至約2倍,總市值突破2200億美元,開始逼近英特爾。在日本企業中,Lasertec的總市值也迅速擴大,在1年裏漲至逾2倍。
隨著高速通信標準「5G」的普及和記憶體行情的復甦,半導體整體需求正在增長。QUICK FactSet的統計顯示,總市值前5位的企業(三星為半導體業務)的2020年度營業收入合計達到2177億美元。超過被稱為「超級週期」的2018年度的水準,創出歷史新高。多數觀點認為2021年度將進一步增長。
![]() |
在整體趨於繁榮的背景下,股價走勢形成差異的背景在於微細化技術競爭。台積電2020年春季在世界上首次量産左右半導體性能的電路線寬為5奈米的半導體,迅速擴大了總市值。台積電計劃2021年度實施創新高的280億美元設備投資,積極展開最尖端産品的投資。預計2022年開始量産3奈米晶片,在支撐半導體升級的最尖端技術領域一枝獨秀。
半導體的微細化也不能少了製造設備。要製造5奈米和3奈米晶片,需要被稱為「EUV」(極紫外)的技術,ASML壟斷了極紫外光刻設備的供應。設備訂單保持強勁,2020年度利潤創出新高。由於台積電的大規模設備投資,今後訂單有望進一步增加。日本Lasertec在極紫外相關測試設備領域掌握100%份額。
英特爾則在微細化領域陷入苦戰。10奈米的生産體制構建耗費了較長時間,而在7奈米的開發方面,據分析要到2023年才能實現量産。英特爾2月更換了首席執行官(CEO),尋求捲土重來。但有觀點表示由於落後兩代等原因,英特爾的3奈米産品等部分生産將委託給台積電。
「代工」取得優勢
明暗分化的形成還存在業態的因素。英特爾採取從設計到製造全部自主承擔的「垂直整合模式」,而台積電則是專注於代工業務的代工企業。自2000年代起,半導體的設計、開發與生産由不同企業承擔的水準分工加速,代工迅速擴大。SMBC日興證券的花屋武表示,「接受各種無廠企業提出的委託,容易積累推進微細化的經驗」。
![]() |
台積電(reuters) |
過去半導體的附加值在於設計,通過生産外包抑制投資模式的擴大。但在微細化領域,製造技術和製造能力開始發揮決定性作用。發生了從事「承包」的代工企業佔據優勢的轉變。市場的評價也發生改變,投資者認為「由於5G普及,最尖端産品需求正迅速提高,隨著技術升級,能從事製造的企業有限,反而成為拉動市場的力量」。
在專注於開發和設計的企業方面,最尖端領域是否完成研發變得重要。以美國英偉達為例,主力的GPU(圖形處理器)業務面向遊戲和數據中心迅速增長,營業收入在1年裏增長逾5成。
中國大陸企業提升實力
在半導體行業,大型併購相繼發生,行業版圖也很有可能迅速改變。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的今中能夫指出,隨著半導體短缺加劇,「無廠和代工的業務模式也未必做到萬全」。
此外,推進國産化的中國大陸企業也在逐步提升實力。從事半導體代工的中芯國際的總市值達到349億美元,在大型半導體企業中排在第22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