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IT企業2月銷售額增長18.7%
2022/03/14
向蘋果等大型IT企業供應大量産品和半導體的台灣廠商的2月銷售業績良好。蘋果的新産品3月陸續投放市場,台灣廠商因此受益。19家主要企業的合計銷售額同比增長18.7%。
但半導體短缺問題依然嚴重,雖然度過了初期的出貨關頭,但能否繼續順利出貨還是個未知數。
![]()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台灣19家主要IT企業(亞洲主要上市企業=Asia300)的2月合計銷售額,金額達到1.1124萬億新台幣,增長近2成。
在半導體依然短缺的情況下,半導體廠商繼續滿負荷生産,保持了良好勢頭。
台積電(TSMC)的銷售額增長38%,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企業聯華電子(UMC)也增長39%,該公司創下單月最高銷售額紀錄。從年初開始實施的漲價也為兩家企業的銷售額增加做出貢獻,預計良好勢頭今後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 |
蘋果的廉價手機「iPhone SE」等在3月發售,拉動了台灣IT企業的業績(2月,紐約,REUTERS) |
另一方面,從半導體廠商手中採購半導體、組裝為成品的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企業鴻海精密工業和排名第二的和碩聯合科技(Pegatron)的2月份業績也十分出色。
鴻海增收13%,和碩增收58%。2月是蘋果3月上市的低價版智慧手機「iPhone SE」、平板電腦「iPad Air」、桌上型電腦「Mac Studio」等新産品的初期出貨階段,這些廠商的銷售額大幅增長。
但良好的勢頭能否持續還不明確。2021年9月,由於蘋果向市場投放的新産品産生效果,産品上市之初,鴻海等廠商的銷售額大幅增長。但自10月起,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因半導體短缺而減速。
和碩的首席執行官(CEO)廖賜政在3月10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半導體短缺問題能否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改善,還有待觀察。指出了業務環境不穩定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