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IT企業營收增長,但面臨大陸疫情陰影
2022/04/27
面向美國蘋果等多家IT巨頭供應數位産品和半導體的台灣主要企業的營業收入保持強勁。19家上市IT企業的3月合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2%。來自數據中心和蘋果新産品的洽購強勁。不過,由於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擴大,出現了停止當地基地運作的趨勢,今後能否維持強勁勢頭還是未知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台灣19家主要IT企業(亞洲主要上市企業=Asia300)的3月合計營業收入,達到1.3243萬億新台幣。在19家企業中,13家實現營收增長,鴻海精密工業和台積電(TSMC)等12家實現2位數增長。群創光電等6家出現營收下降。
![]() |
開展全球持續短缺的半導體業務的企業的營收明顯增長。在半導體代工領域排在全球份額首位的台積電、第3位的聯華電子(UMC)均實現33.2%的營收增長。涉足智慧手機半導體設計的聯發科技的營收增長47.4%。
台積電的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線上上的1~3月財報發佈會上表示,面向高性能運算、智慧手機和車載的半導體的需求增加推動了營收增長。
![]() |
尤其作出貢獻的是數據中心伺服器等使用的高性能運算半導體。以台積電為例,該領域1~3月的營業收入佔整體的41%,超過此前拉動業績的智慧手機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佔整體的40%)。
面向蘋果的業務表現強勁
美國調查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統計顯示,全球的大型數據中心目前為700多處,到3年後將超過1000處。亞馬遜、微軟、谷歌等美國IT巨頭隨著雲服務的擴大,正在推進數據中心的擴張和升級。
3月,蘋果相繼推出廉價智慧手機「iPhone SE」、平板電腦「iPad Air」、桌上型電腦「Mac Studio」的新産品,給台灣企業帶來東風。在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領域,為蘋果服務的鴻海營收增長15%,和碩聯合科技增長43.7%。
不過,目前除了全球通貨膨脹傾向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外,中國大陸的疫情擴大正在給各廠商的經營投下陰影。和碩聯合科技宣佈受疫情擴大影響,已停止中國大陸2座工廠的運作。如果停工長期化,4月以後的營業收入或將受到影響。
居家消費減速
由於通貨膨脹影響和居家消費告一段落,電視等面向消費者的IT産品的銷售明顯減速。群創光電和友達光電(AUO)這2家顯示器企業受到面板價格下降等影響,營收聯袂下降。如果巨大市場中國大陸的疫情擴大導致消費者心理惡化,IT産品的消費有可能進一步下滑。
![]() |
資料圖(REUTERS) |
大型DRAM廠商南亞科技的總經理李培瑛針對4月以後提出看法稱,伺服器等的增長將持續,但手機和面向消費者的個人電腦需求將減弱。在不明朗的環境之中,能否抓住增長市場或將影響企業的走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