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收購面板工廠令人費解,鴻海要淡出?
2022/07/06
夏普的前景越來越充滿不確定性。夏普的股價比年初下跌兩成,證券分析師的業績預期也低於該公司發佈的數值。主要原因是夏普6月27日完成了對運營液晶面板工廠的堺螢幕産品公司(SDP,堺市)的收購。在過去曾引發過經營危機的工廠,再次由夏普擔負起面板市場行情波動的風險。此次收購是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的意向,無論是市場還是夏普公司內部,都難以揣測出真實用意。
「為什麼在面板價格高漲的時候決定收購呢?這樣做不是對股東的背叛嗎?」在6月23日的股東大會上,股東紛紛對新社長吳柏勳等經營層人員提出批評。之前持有SDP兩成股份的夏普從薩摩亞的一家投資公司手中收購了其餘股份。利用發行新股,通過換股方式來實施,簡單計算,費用達到約400億日元。
![]() |
夏普社長吳柏勳4月在堺市召開的記者會 |
吳社長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打算在3年內使SDP實現扭虧為盈」。因面板價格上漲,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SDP實現了4財年以來首次盈利。但從吳柏勳的發言來考慮,目前的情況似乎比較嚴峻。瑞穗證券高級分析師中根康夫分析稱:「2022財年(截至2022年12月)SDP可能會出現150億~200億日元的營業虧損」。
夏普給出的收購理由是要穩定供應電視用面板等。但另一方面,今後面板市場行情的波動將與夏普的業績直接掛鉤。目前因宅家需求告一段落,電視需求減退,面板市場行情惡化。夏普的一位高管也疑惑不解地表示:「時機很微妙」。
![]() |
SDP現在的工廠是夏普2009年共計投資4300億日元建成投産的。與中國和南韓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導致盈利情況惡化。2012財年(截至2013年3月)夏普計提了5453億日元的史上最高虧損額。
鴻海於2016年收購了經營惡化的夏普。鴻海創始人郭台銘的資産管理公司獲得了SDP的過半股份。為了拯救夏普,就把SDP剝離了出去。郭台銘的資産管理公司於2019年出售了持有的SDP股份。
據相關人士透露,回購SDP是根據鴻海以及出身於該公司、2016年開始擔任夏普經營一把手的戴正吳的意向做出的決定。戴正吳3月在發給員工的消息中解釋説:出售SDP的情況就像父親因為家業經營得不順利,把孩子過繼給別人當養子一樣。家業恢復之後,不管遭到周圍的多大反對,父親都想把孩子要回來。
通過鴻海的徹底削減成本等經營改革,夏普從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起實現最終盈利,無疑實現了重建。據QUICK FactSet介紹,代表經營效率的指標——總資産收益率(ROA)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為3.8%。超過索尼集團(3.1%)和松下控股(3.4%)。
![]() |
但也有觀點認為「這不是夏普的實力」(大和證券的分析師榮哲史)。
ROA可以分解為總資産週轉率和銷售利潤率。夏普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SDP業績改善,權益法投資收益增加,匯兌差額也成了推動作用。加上臨時性強的利潤,推高了銷售利潤率。
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還有出售廣島縣電子部件工廠的收益。受到新冠疫情打擊的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屬於例外,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還有出售總部土地的收益。這些短暫收益都推高了銷售利潤率。
![]() |
由於自有資本還很少,因此總資産週轉率容易提高。索尼集團從事金融業務的總資産龐大,松下控股的自有資本很高。
從代表主業盈利能力的銷售營業利潤率來看,情況完全不同。夏普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為3.4%,與鴻海收購後的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3.0%)持平。大和證券的榮哲史認為「雖然削減了成本,但未能轉變為附加值高的業務」。
另一方面,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營業利潤率,索尼集團為11.2%,松下控股為5.0%,超過夏普。索尼集團比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上升了4.1個百分點。
市場對夏普的業績持悲觀態度。從證券分析師的預測平均——Quick Consensus來看,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純利潤預測為396億日元。低於夏普預測21%。
救命稻草是創造了約5成營業利潤的白色家電。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微波爐「HEALSIO」等銷售業績良好,該業務的銷售營業利潤率為10.8%。東大阪市一家家電量販店的男銷售員説:「夏普製造特色家電的DNA從來都沒有改變」。
![]() |
2017年,鴻海的郭台銘(左)和戴正吳在台北的員工會議上宣傳夏普生産的機器人 |
隨著夏普將SDP納為全資子公司,發行新股,鴻海集團4家企業對夏普的出資比例由52.6%降至49.5%。自2016年以來首次低於50%。夏普將根據董事的派遣情況等判斷鴻海還是不是母公司。
鴻海將轉向增長空間大的純電動汽車(EV)相關業務。鴻海將違背希望維持關係的夏普的意願,對夏普的關注和關心也有可能減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遼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