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VS 位元組,VR眼鏡中美企業誰贏?
2022/10/19
美國Meta(原Facebook)將向市場投放售價22萬日元多的新款VR(虛擬現實)眼鏡。通過把業務範圍擴大到高性能産品來挖掘商用需求。Meta是擁有近7成全球份額的王者,但目前旗下擁有TikTok運營企業的中國企業字節跳動正在緊追猛趕。兩家在社交網站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的中美大型IT企業,可能也會在增長前景較大的VR領域形成競爭。
Meta將於10月25日推出Meta Quest Pro,日本款的價格為22.68萬日元,約為2020年上市的Meta Quest 2的4倍。在11日舉行的線上會議上,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自信地表示,「這是為工作用途和追求最佳體驗的人提供的高性能設備」。
![]() |
性能強大的Meta Quest Pro設想用於工作等場景 |
與Quest 2相比,Meta Quest Pro的顯示器採用可讓光線發生多次折射的超薄鏡片,厚度減小了40%,半導體的處理能力提升了50%。據稱,新機型採用可捕捉表情和眼球運動的內置攝像頭,虛擬形象的表情更加豐富,充實了産品設計及會議等遠端協同工作用途的功能。
Meta於2014年收購了VR眼鏡企業Oculus,並於2020年以打破常規的299美元的價格推出了高性能VR眼鏡Quest 2。除了遊戲之外,還通過自主開發的工作及健身等內容開拓了VR市場。10月11日,該公司宣佈將與微軟及Adobe合作,在投放專業産品的同時,瞄準以企業法人用途為中心的高價位市場。
![]() |
香港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的統計顯示,Meta在包括AR(增強現實)在內的全球VR眼鏡市場(4~6月)擁有66%的份額。對一枝獨秀狀態的Meta緊追猛趕的是以11%的份額位居第2位的北京小鳥看看科技(PICO)等中國企業。
小鳥看看2021年被旗下擁有TikTok運營企業的字節跳動收購。該公司原本以企業用産品為主,2022年在日本、歐洲等地涉足了個人用VR眼鏡市場,並於10月7日推出了功能高、價格低至4萬日元的新機型PICO 4。遊戲和健身等自主開發的內容也達到約150個(面向日本國內)。
TikTok通過短視頻APP增加了用戶,2020年、2021年的APP下載量位居世界第一。在Meta總部所在地美國,TikTok的下載量也超過了Facebook和Instagram,可以説對以廣告收入為支柱的Meta構成了巨大威脅。小鳥看看的日本法人表示,「開發和銷售(目前)並未與字節跳動合作」,然後稱「在知名度上存在課題。將在量販店進行大力促銷,並與日本國內企業合作,努力進行內容開發,不斷擴大VR市場」。
![]() |
字節跳動旗下的小鳥看看10月7日推出了最新機型 |
雖然VR終端也有很多配合智慧手機使用的簡易型産品,但近年來具備通信功能的獨立型産品成為主流。中美大型科技企業通過獨立型産品加強了攻勢。此外,台灣通信設備廠商宏達國際電子(HTC)和索尼集團旗下的索尼互動娛樂(SIE)則是從被稱為「VR元年」的2016年前後開始致力於VR終端業務。
HTC擅長使用設置在室內的感測器的高精度VR眼鏡,不斷試製3D模型及面向遊戲中心等開拓法人需求。在面向個人的産品方面,在用3D人物做直播等的Virtual YouTuber上也備受歡迎。以每套超過10萬日元的中高價位為主,2021年上市的VIVE Flow重189g,屬於輕量型眼鏡,目標是在需求更輕量眼鏡的群體中擴大客戶。
![]() |
索尼互動娛樂2016年推出了面向自身遊戲主機PlayStation(PS)的PSVR。據香港調查公司Counterpoint介紹,PSVR到2021年已銷售660萬副。2023年初將約7年來首次推出VR眼鏡的新産品。與最新的PS5連接使用,上市時準備了20多款專用遊戲,目標是首先向主力遊戲粉絲推廣。
VR眼鏡普及面臨3大障礙
據美國調查公司IDC預計,VR眼鏡的全球出貨量到2026年將擴大到約3100萬副,達到2021年的3倍。這一市場規模跟家用遊戲機相當,趕不上市場規模超過10億台的智慧手機。據分析量販店等銷售數據的BCN公司介紹,面向日本國內的銷量在2020年以後趨於持平。該公司的分析師森英二指出,「仍以面向核心客戶為主,面向大眾普及仍有很多障礙」。
第1個障礙是價格。獨立型VR眼鏡便宜的也要5萬日元左右。最暢銷的Meta Quest 2因日元貶值等,8月在日本國內的價格上漲了約2萬日元。據BCN介紹,9月的銷量降到了漲價前6月的4分之1。量産帶來的成本削減效果也有限,很難為了優先普及産品而採取大幅降價的戰略。
提高VR眼鏡的功能也面臨課題。雖然重量越來越輕,但裝上電池及通信影像設備後,重500g左右。如果長時間佩戴,仍有很多人感覺疲勞及出現醉酒感。HTC日本法人的社長兒島全剋期待地説:「今後如果雲通信及數據處理速度越來越快,即使用輕量眼鏡也可以提供充分的體驗」。
![]() |
面向VR的3D內容需要複雜的數據處理,開發負擔重。Meta、小鳥看看、索尼等致力於開發自主內容以獲得用戶。但除了部分PC遊戲等外,大部分內容不能在不同廠商的硬體之間相互使用。用戶越分散,企業的開發成本就越高。
![]() |
擅長高性能産品的HTC在2021年推出了輕量低價的眼鏡 |
遊戲行業也有人提出,「VR市場本身並不大,難以長時間玩等受到的限制比較大,很難製作專用內容」(日本國內大企業)。BCN的森英二指出,「大部分消費者並未形成‘這是只有VR眼鏡才能體驗的東西’的認知。VR眼鏡要想普及,還需要大家都想玩的非常受歡迎的內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伴正春、伊藤威、徐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