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迪思科社長:半導體2024年回到增長軌道

2023/02/02


       雖然半導體作為戰略技術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但目前的市場環境顯示出供過於求的強烈跡象,據預計2023年將出現負增長。日本迪思科(DISCO)在半導體製造所需的晶圓切割設備市場佔據著全球7成以上的份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半導體的前景採訪了該公司社長關家一馬。

 

迪思科社長關家一馬

 

       記者:半導體市場疲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關家一馬:正如矽週期(silicon cycle)這個詞所表示的那樣,半導體的歷史是供不應求和供過於求反覆交替的過程。過去3年,疫情使得遠端辦公普及等,數位化需求急劇上升,半導體供應緊張的情況持續。整個行業普遍進行增産投資,但在某個時間點供應超過了需求。該踩煞車的時機只有神才知道。過去經歷過多次的設備過剩局面再次出現。

 

       變數在於中美摩擦

 

       記者:供過於求現象何時才能消除?

 

       關家一馬:低迷局面很少會持續1年以上,這次也一樣,2023年內可能會恢復供需平衡,2024年開始重新回到增長軌道。不過,也存在幾個變數。一個是美國蘋果可能在初秋投放市場的新款iPhone的動向。如果蘋果制定強勢的生産計劃,將對電子零部件整體帶來強烈刺激,半導體應該也會受到積極影響。

 

       另一個變數是中美對立的走向。如果對立緩和,中國的過剩設備生産的記憶體等將大量釋放到全球市場,供需調整可能會長期化。

 

       記者:另一方面,也存在車載半導體等供應短缺的領域。

 

       關家一馬:代表就是有助於節電的功率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産品,再加上應對氣候變暖,需求正在增長。此外,隨著不斷轉向碳化矽(SiC)這一新材料,設備投資極為活躍。本公司業績保持良好也得益於功率半導體,目前仍在從總部等向各地工廠派出臨時的支援團隊。

 

       汽車半導體之所以長期短缺,根源可能在於車企避免擁有過多庫存的採購政策。

 

       在全球建立信任關係

 

       記者:半導體是體現經濟安全保障的戰略性技術,顯著受到政治動向的影響。經營決策是否變得困難?

 


 

       關家一馬:打算慎重觀察中美對立給半導體設備市場帶來哪些影響。目前本公司的業務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日本和美國的政府為加強本國供應鏈而投入鉅額的公共補貼,這一點值得歡迎。不過,要想在沒有公共支援的情況下也能自主生存下去,重要的是與全世界的半導體廠商建立信任關係。我認為這是邁向可持續增長的最可靠的道路。

 

       記者:迪思科經常排在日本的「最具工作價值企業」排行榜前列。

 

       關家一馬:我們從20年前開始實施員工滿意度調查。最初對於這種調查是否有用半信半疑,但不久認識到「如果員工對工作失去熱情,企業也將遭受巨大損失」。隨後引進「個人管理會計」這樣的自主機制,不斷加以改善。我認為算是構建了能讓員工積極工作的環境。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