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松下「蛻變」的日本軌跡

2018/03/09


    西條都夫: 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租借大阪市內的一座普通住房,和妻子與內弟3個人開始創業,是在1918年3月7日。自那時已過去1個世紀,松下幸之助留下的「家電帝國」松下著眼於下一個100年,正進行新的「蛻變」。摸索增長道路的松下的軌跡,也是持續停滯不前的日本經濟的縮影。

 

   日立製作所23年、索尼20年、三菱電機17年——大家是否知道這些是什麼數字呢。這是日本這些知名企業刷新經濟泡沫前後創出的歷史最高利潤所需的年數。例如,日立1990年度使半導體記憶體成為主要搖錢樹,取得了5064億日元營業利潤,但之後持續低迷,超過這個數字等到2013年度。這個數字彰顯出日本的電子行業在近四分之一世紀裏持續停滯不前。

 

 

  松下利潤只有巔峰時的60%

 

    而曾長期是「家電市場冠軍」的松下的狀況更加嚴峻。至今仍未超過VHS錄影機銷售火爆的1984年度創造的5757億日元最高利潤紀錄。由於鉅額虧損,2012年上台的津賀一宏社長通過撤出電漿面板等大膽決斷,推動業績實現了V字形復甦,但2017財年的預期營業利潤為3500億日元,僅為頂峰時的6成。

 

   日元升值、中韓企業的崛起、以及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的迅速普及,巨大的家電帝國無法靈活應對這些結構變化。擔任松下獨立董事的經營顧問富山和彥概括稱,「在國內低成本製造,向全球銷售。這種加工貿易型的業務模式已經崩潰」。

 

   當然,津賀一宏率領的松下正在為實現逆轉而採取行動。1月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家電展銷會「CES」時,這種姿態明顯呈現。過去的主角是電視和錄影機,但松下今年沒有展出家電,而是展出了將汽車車身完全一分為二的Cut-Model(真品切割斷面)和工廠用搬運機器人,彰顯出松下面向企業的産品的技術實力。在當地被記者問到松下是「什麼企業」時,津賀一宏社長表示,「説實話,我也在自問自答」。

 

從2012年擔任松下社長的津賀一宏

 

   如果用一句話定義松下的新業務領域,或許是「後院」業務。雖然突出品牌的家電業務仍然存在,但向汽車企業供應感測器和電池、向辦公樓交付空調和電視會議系統等,松下從幕後支撐其他企業業務的工作的比重正在增加。

 

   充滿野心的嘗試

 

       從2017財年的銷售額預期來看,以家電為主的「家電業務」部門為2萬5700億日元,由車載設備等構成的「汽車和工業系統部門」為2萬7400億日元。説起松下,馬上想到是一家電視機和冰箱生産企業,這種説法雖然沒錯,但現在已經不能準確反映松下的真實狀態了。

  


  

       能夠體現松下「新生」的現場在日本九州地區也能看到。在大型折扣店企業Trial公司的總部,從上個月開始啟動了一項實驗。在公司內設置的臨時店舖裏排放著糕點和文具等400種商品,給每一個商品貼上電子價簽。顧客拎著購物袋從取代收銀機的無人精算通道走過便可瞬間完成支付。

 

       這是充滿野心的嘗試,可以説是美國亞馬遜的無人超市「 Amazon Go」的日本版,為試驗提供價簽和設備的正是松下。松下執行董事青田廣幸表示「走過(Walkthrough)型支付平均只需5秒鐘,還可以解決零售店人手短缺問題」。

 

       不過面向企業的業務並不容易。比如説,松下在飛機娛樂系統業務方面握有全球7成以上市佔率、一直被津賀一宏社長視為「範本」,但在2017財年大幅減速。

 

       讓乘客自帶平板終端和智慧手機打發坐飛機的時間,而不是使用飛機座椅上的液晶裝置。這種被稱為「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思考方式以重視成本的廉價航空公司(LCC)為中心出現擴大,飛機上的設備市場規模增長不及預期。

  

       在昭和時代(1926~1989年)迅速成長,但進入平成時代(1989~)後停滯不前。松下的發展軌跡與日本經濟整體的興衰軌跡重合。從這一點也可以説松下是日本的代表性企業,當然這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説法。不過,至少有一點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一直保持輝煌紀錄。那就是松下幸之助的教誨得到年輕人的肯定,著作《開闢道路》在其去世之後增印了185次。

   

有「經營之神」之稱的松下幸之助

 

       也有觀點認為松下幸之助的讓家電向自來水一樣廉價普及到千家萬戶的「自來水哲學」已經不適用了,正在和經濟增長勢頭一起褪色。不過,松下正在轉移重心,不不僅僅只出售一個個的單獨産品,而是轉為將各種家電有機聯繫起來,提供整體舒適居住空間。

  

         松下能否實現將高附加值的産品打包向全球的消費者普及這一新的「自來水哲學」?松下經營層的本事將受到拷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