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禁新冠藥出口看國際分工

2021/04/21


  已在醫藥品行業固定下來的國際分工供給體制正面臨陰影。印度政府日前宣佈禁止出口新冠治療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印度當地企業通過與美國企業的協議,獲准生産此藥。在各國爭奪新冠疫苗和治療藥的行動擴大的背景下,企業或將不得不制定應對超出自身戰略風險的體制。

   

  醫藥品供應依託著國際採購網。尤其是在原料藥領域,最近約20年裏,中國大陸和印度等成本競爭力高的海外廠商一直在擴大份額。

    

    

  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的統計顯示,通過與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的授權協議,印度藥企Cipla、瑞迪博士實驗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等7家廠商生産瑞德西韋注射劑,並向印度國內和國外供給。

   

  印度政府以國內疫情擴大為由,根據外貿相關的法律禁止了瑞德西韋出口。

    

接種疫苗的印度女性(4月11日、孟買 、REUTERS)

     

  圍繞新冠治療藥和疫苗,生産國與供給國的糾紛在各地發生。歐盟1月底引進了限制對區域外出口疫苗的措施。利用這種措施,義大利針對在國內生産的疫苗,叫停了向澳大利亞的出口。

   

  新冠治療藥和疫苗由開發企業在世界各地的工廠生産,但需求大幅超過供給,供應鏈的斷裂風險浮出水面。

      


         

  日本的疫苗供給等也由海外廠商主導,明顯依賴進口。日本4月12日啟動向老年人接種美國輝瑞的疫苗,這些疫苗也是在歐洲等地的工廠生産。日本企業為了避免供給風險,已開始採取對策。

       

  為了在日本國內投放新冠疫苗,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計劃把技術轉移給日本藥企JCR Pharmaceuticals,在日本國內生産一部分疫苗原液。在阿斯利康向日本政府供給的1.2億劑疫苗中,至少9000萬劑將在日本生産。

           

  針對力爭作為新冠治療藥獲批的「法匹拉韋(favipiravir)」,富士底片為了在日本國內穩定生産,從原料的生産到包裝都由國內企業完成,已開始構建供應鏈。不過在日本的整個製藥行業,應對供給風險的生産體制調整剛剛起步。

   

法匹拉韋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藥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調查顯示,2019年醫療用醫藥品的國內生産金額約為8.66萬億日元。其中,使用進口原料藥達到一半以上的藥物超過7成。完成品的進口也達到約2.73萬億日元。

   

  大型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 Japan的高級顧問辻敦司表示,「新藥的原料藥被認為有8成在(日本)國內製造,另一方面,價格競爭激烈的仿製藥對印度和中國大陸等海外的依存度很高」。辻敦司指出,日本國內面向仿製藥的原料藥約6成由海外製造。

     

  在日本政府抑製藥品價格的背景下,製藥企業要確保收益,必須降低生産成本。但如果生産國的情況導致原料供給和生産停滯,有可能影響日本人的健康。

      

  受新冠疫情影響,企業的增長戰略因各國情況而可能受到影響的風險浮出水面。對於各家製藥企業來説,重新構建最佳供應鏈正在成為重大課題。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的社長真鍋淳表示,「必須思考建立原料藥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儲備、或通過同盟在製藥企業之間供給的體制」。

      

  生産集中還涉及半導體和服裝

     

  不僅限於醫藥品,全球供應鏈集中於特定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作為新風險浮出水面。以依靠「水準分工模式」取得進展的半導體行業為開端,材料和服裝等行業也以供給的停滯為契機,迅速重新構建供應鏈。

    


        

  日本各電子企業在2000年代最早轉向水準分工。把製造委託給單價低的海外廠商,尋求生存下去。

     

  在半導體領域,高通、英偉達不擁有工廠,專注於設計和開發尖端半導體,製造由台積電、三星電子等負責。台灣和南韓佔全球半導體産能的4成以上。

            

  水準分工能降低各家企業的設備投資額和業務風險,但由於新冠疫情,脆弱性也浮出水面。居家需求推動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等的銷售增長,導致半導體代工企業的供給能力緊張。向特定地區和企業集中的模式適得其反,汽車半導體陷入全球供給不足。

      

  為了降低供應鏈的斷裂風險,局部接近垂直整合模式的趨勢也在出現。美國亞馬遜將自主開發面向數據中心的半導體。

     

  在服裝行業,運營優衣庫的迅銷借助被稱為「製造零售一體化」的垂直整合模式降低整體成本,實現了飛躍發展。

        

  雖然迅銷的大部分生産放在中國大陸,但意識到地緣政治風險,尋求向越南等東南亞分散。

       

  雖然分散代工地對於降低供應鏈斷裂風險有效,但出於成本考量,持消極態度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花田亮輔 孟買、林英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