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鐵路的真正實力(下)
2015/02/05
![]() |
雖然項目眾多的地鐵和通勤車輛等是電車的主戰場,但川崎重工營業本部長村生弘認為「出口新幹線意義重大」。所以該公司正在積極尋求出口新幹線方面的出口業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川崎重工已宣佈與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JR東日本)等攜手參加高鐵投標。
日立製作所將借助設計和零部件通用化的標準車輛進攻世界市場。將改變日本式的訂製方式,以降低成本和縮短交貨期。憑藉通用化的通勤車輛「AT200」,日立製作所在英國獲得了234節車廂的訂單優先談判權。
鐵路建設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在高速鐵路領域,預算規模達到1萬億日元以上非常常見。因難以確保資金而導致計劃停頓和延遲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川崎重工重點在香港和新加坡等資金層面風險較少的地區展開訂單爭奪戰。日本政府已開始構建基礎設施出口支援機構,推動企業在更廣泛地區參與鐵路項目競爭。
日本的基礎設施出口支援機構的正式名稱為海外交通和城市開發事業支援機構。日本政府將使用約1100億日元的投資額度,與民營企業合作,投資於亞洲和中南美的基礎設施開發項目。日本政府將參與投資,以分攤民營企業的風險。
日本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將海外基礎設施訂單增加至30萬億日元。為了達到這一相當於目前水準3倍的較高目標,核心就在於鐵路業務。在高層外交中經常會提及鐵路。
據歐洲鐵路工業聯盟統計,2013年為21萬億日元左右的全球鐵路市場到2019年將擴大至25萬億日元。其中亞洲增長迅猛。例如單是印度就有超過50個城市打算修建地鐵。
日本一直通過政府開發援助(ODA)等舉措來推動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不過,這是「看不到臉的援助」(日本鐵道車輛出口協會)。在印度,地鐵建設依賴日元貸款,但作為「臉面」的車輛卻從南韓現代Rotem等海外企業採購。目前日本正在通過基礎設施支援機構,構建有助於日本企業參與項目的機制。
例如泰國曼谷地鐵紫線,JR東日本將攜手東芝和丸紅參與業務。如果能在2016年開始運作,將成為全面提供車輛、系統和維護服務的代表性案例。JR東日本社長富田哲郎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優質服務」,尋求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如果日本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不攜手,將難以戰勝在維護等經驗上具有優勢的德國西門子等世界巨頭。只有各公司強大到足以在競爭力上形成互補,向海外推銷日本鐵路的時機才會到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 岩戶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