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非洲建新廠,對抗中美企業

2019/09/26


       日本建機企業小松將加快非洲市場的開拓,將於20206月在南非新建建築機械和礦山機械的維修工廠。除了促進收益率高的礦山機械銷售之外,還將積極展開對進駐當地的中資礦山企業等的行銷。小松將對抗在非洲擴大銷售的美國卡特彼勒和中國三一重工等競爭對手。由於旺盛的基礎設施投資等推動,非洲今後也有望保持增長,日本企業積極採取行動的趨勢將擴大。

 

       小松的新工廠將建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將搬遷此前的工廠,提高生産效率。新工廠將對引擎和液壓設備等的核心零部件進行拆解和清洗,翻新至和新品一樣的程度後裝回車體,向客戶交付。機械的運作期間將得到延長,對客戶來説具有能降低成本的好處。預計每年有1000輛左右的需求。

 

       在設置工廠的約30萬平方米區域內,小松新的非洲總部大樓和人才培訓中心等已在2018年底完工。這塊區域面積超過6個東京巨蛋體育場,將成為今後拓展非洲市場的一大基地。一系列的投資額約為80億日元。

 

       小松還計劃今後5年在波札那、奈米比亞和莫三比克等3個國家新建維修工廠。

 

       

       小松1969年進入非洲市場。一直抓住日資企業的政府開發援助(ODA)等需求,但在當地的市佔率低於主力市場亞洲和北美。有分析認為,大部分市佔率被美國卡特彼勒和瑞典富豪等歐美企業掌握。近來,以「三一(SANY)」品牌聞名的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也在迅速提高份額。中國政府的 「一帶一路」構想使得ODA項目增加等,對中國企業構成東風。

 

       小松對抗這些競爭對手的戰略之一是新建維修工廠。與建築機械相比,尤其有望獲得礦山機械的需求。

 

小松收購的美國礦山機械

 

       非洲有著豐富的黃金、白金和鑽石等資源,礦山機械需求很大。礦山機械的營業利潤率被認為達到2成左右,高於僅為約1成的建築機械。此外,礦山機械會因挖掘礦物而較快磨損,每月多次産生更換零部件的需求。在礦山機械領域,由於收購美國企業的效果等,小松在非洲的銷量正在增加。小松計劃加強維修等的服務,推動新産品的銷售。

 


 

       小松還將加強面向中資企業的銷售。近來,除了因ODA相關項目而進駐的企業之外,中國企業從原本是小松客戶的歐洲企業等手中收購非洲礦山的情況也在增加。小松將與非洲的代理商合作,在代理商處安排十多名中國銷售人員等。此外,還採取派遣自主招聘的中國員工作為南非常駐人員等舉措。

 

     小松非洲業務的銷售額2018財年(截至20193月)為1241億日元,僅為合併銷售額的5%左右。但在4月發佈的中期經營計劃中,小松首次將非洲定位為重點開拓市場的「戰略地區」。在主力市場北美和東南亞的需求減速的背景下, 小松認為「如果説有望實現新的增長,那就是非洲」(社長小川啟之),對非洲充滿期待。

 

 

       另一方面,小松面臨的課題也很多。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Japan的格雷姆·麥克唐納(Graeme McDonald)指出,小松「或許能在礦山機械領域發揮優勢」,但同時針對建築機械表示,「由於小松的方針是不低價出售,能否對抗以低價格供貨的中國企業等存在疑問」。此外,爭奪中國政府影響力突出的企業和項目似乎也並非易事。

 

       對此,小松的董事水原潔表示,「雖然客戶起初選擇了低價的中國産品,但很多客戶因缺乏後續服務而頭疼」。小松能否儘早在非洲構建在全球擴大的通過售後服務賺錢的業務模式,將成為勝負的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西岡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