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方藥企業推進自動化和AI,還看準中國市場
2020/02/03
日本的醫用漢方藥的大型企業津村(tsumura)的茨城工廠,在同時設置研究所和藥草園的17萬8344平方米區域內,投入約160億日元建設了最先進的新廠房。該公司成功借助機械臂實現了漢方藥生産作業的部分自動化。新廠房預定4月投産。
作為漢方藥原料的草藥以乾燥狀態運到茨城工廠,然後將草藥切碎,根據漢方藥的種類調配多種草藥,提取精華,加工成粉末狀。該工廠大量生産葛根湯和大建中湯等在日本暢銷的漢方藥。隨著3號廠房建成,茨城工廠整體的精華粉末年産能預計比此前增加4成。
在運到已切碎草藥的調配生産線的作業中,引進了7臺無人配送平板車。由日立製作所製造的配送車將為了避免相撞而設定好路線,運送調配容器。此前人工負責的取出草藥的作業也改用機械臂。
![]() |
無人配送車 |
不論是提取精華和濃縮的工序,還是烘乾粉末的工序,都採用了提高産能的機械。還引進了智慧手機對切碎草藥的作業進行監督,形成了出現異常時發出通知的機制,將監督人員減少至3分之1。
據悉通過推進使用機器人和省人化,勞動生産率提高了25%。津村茨城工廠廠長熊谷升一自信地表示,「我們是盡可能推進無人化,在世界是最先進的漢方藥工廠」。
津村採取這樣對策的背景是日本漢方藥的市場擴大。日本2018年度醫療用漢方製劑市場按藥價計算達到1536億日元。市場整體比上年增長1.7%。要應對日本國內擴大的需求,必須提高工廠生産效率。通過推進省人化,也有助於應對勞動力短缺。
津村還計劃2022年在天津啟動新工廠。在中國,首先生産面向日本的漢方藥,未來還將生産面向中國的商品。津村社長加藤照和表示,在面向中國的核心産品確定後,將與日本一樣「為了盡可能減少勞動負擔,打算積極引進機器人」。
津村正在推進採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AI)的漢方藥生産革新。漢方藥的製造此前依賴人工的地方很多,但津村認為,為應對日本國內市場的擴大,需要通過引進IT來實現進一步的合理化。首先在日本的工廠引進,還計劃推廣到中國。
尋求在中國擴大産品銷售
津村對最新技術的運用不僅限於製造工序,還力爭在篩選草藥的作業中引進人工智慧(AI)。其背景是考慮全面進駐中國市場。該公司希望通過在漢方藥製造整體上推進自動化,控制生産成本。社長加藤顯示出積極態度,稱「希望在2年內引進AI篩選」。
![]() |
津村社長加藤照和 |
草藥來源於植物的根和果實等,外形和大小各不相同。此前在從田裏收穫並進行乾燥後,通過人眼來辨別是否適合用作漢方藥原料。今後將拍攝植物根部等的圖像,讓AI學習,實現篩選作業的自動化。加藤表示,「希望通過運用AI來提高安全性」。
在人工作業中,速度和準確度受到篩選工人的熟練度的影響。加藤表示「像大腸內視鏡檢查那樣,有時AI比人類更為優秀」,因此津村計劃首先從1個品類開始,在2年內引進AI。
津村在中國子公司深圳津村藥業有限公司引進了色彩篩選,通過根和果實顏色來判斷品質。
目前在被稱為「半夏」的植物塊莖篩選中實施。針對難以通過外觀判斷內部腐爛或損壞的草藥,計劃運用導入成本比AI低的色彩篩選。
中國長期是漢方藥原料的採購來源,津村的草藥有8成為中國産。加藤表示「一直都想向中國銷售品質優良的漢方藥」。
在中國,中成藥與用熱水煎服的「湯藥」加起來的市場規模約合14.4萬億日元。日本醫療用藥品市場整體的規模為10萬億日元。日本漢方藥企業要想增長離不開開拓中國市場。
![]() |
中國種植草藥的農戶 |
津村已經開始了添加草藥的健康食品業務。未來打算將業務範圍擴大至湯藥和中成藥。提出2027年在華業務整體達到100億元銷售額的目標。
加藤強調稱,「我們在中國也力爭打造品質方面最受信賴的品牌」。2017年津村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展開合作。借助平安保險的銷售網,能夠不經由批發商而進行直銷。隨著推進機械化,將降低人工費,確保銷量,爭取實現適中的價格。
在運用基於AI的色彩篩選技術方面,中國的研究領先。津村計劃在日本國內負責草藥篩選作業的茨城縣石岡中心引進相關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富千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