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太迎來民間主導新篇章
2020/06/01
5月3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的新型載人航太器「龍飛船(CrewDragon)」被成功發射。這將成為冷戰時期以來一直由政府主導的載人航太活動走向民間主導的轉捩點。載人航太業務要想從「國家工程」切換為「商業項目」這一新的軌道,還需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安全性與成本的兼顧。
![]() |
發射升空的龍飛船(5月30日,REUTERS) |
這是美國自2011年7月的太空梭(Space Shuttle)退役以來時隔9年再次實施載人航太飛行。這也是美國自1981年太空梭首次發射後、時隔約40年再次發射新型航太器。由民間企業主導開發的載人飛船與國際太空站(ISS)對接同樣屬於首次。
此次發射是一個重大轉捩點,但美國國家航太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仍強調稱「我們不要忘記這完全是一次試驗飛行」。在安全完成國際太空站滯留和返回地球、確認可以安全運送人員後,NASA才會給Space X頒發「合格證」。
載人航太伴隨著鉅額費用和風險,為了與前蘇聯競爭,美國自1960年代起一直由政府一手包攬相關項目。但太空梭發生的2次事故導致安全方面的成本大幅膨脹,經過反思,NASA決定把重點轉向火星探測等尖端領域,航太運輸工作則委託給民間。由NASA提供資金和技術,讓Space X和波音展開競爭,主張這樣與政府主導相比「可以節省200~300億美元」。
開發龍飛船的Space X由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設立。該飛船採用簡單的膠囊型結構,引入了觸控螢幕操作面板等最新技術。NASA承擔31億美元,Space X也投入了數億美元。
![]() |
美國總統川普在飛船發射升空後在甘迺迪航太中心發表演講(5月30日,REUTERS) |
如果一切順利,龍飛船最早將於8月份正式投入運營。Space X對飛船機身擁有所有權和運營權,NASA是其「客戶之一」。Space X要想獲得更多的客戶,並將載人飛行業務打造為一項可持續業務,關鍵在於能否縮減費用。
Space X此前一直在無人宇宙飛船開發領域推動價格削減。如果使用此次發射後回收的「獵鷹9(Falcon 9)」火箭引擎的話,價格約為5千萬美元,還不到其競爭對手的一次性火箭的一半。
太空梭退役後,美國的發射一直依賴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但由於俄羅斯壟斷市場,每位太空人的運送費用高達8千萬美元,最近10年裏上漲到了原來的3倍以上。同時還存在因美俄外交關係惡化而無法使用聯盟號的風險。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名譽教授約翰·羅克斯頓指出「美國要成為全球第一大宇宙強國,就不能依賴其他國家」。
「美國希望的新時代已經開啟」,美國總統川普5月30日在飛船發射升空後在甘迺迪航太中心發表演講如此表示。川普政府提出了2024年之前讓美國太空人再次登上月球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雖然該計劃將使用與此次不同的火箭和宇宙飛船,但要想從議會獲得預算,龍飛船必須取得成功。
此次發射也會對日本的宇宙計劃産生很大影響。如果龍飛船正式投入運營,野口聰一等4名日本太空人最早將於8月份搭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白石武志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