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在歐美增産車載電池材料爭奪中企份額
2022/04/19
三菱化學控股(HD)將增産用於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電解液。2023年之前在歐美投資數十億日元,把産能增至2倍。東海碳素(Tokai Carbon)將在2024年之前,在歐洲啟動負極材料的生産。在純電動汽車電池相關領域,中國企業的份額很高。以歐美擺脫對中國依賴的産業政策為東風,日本的各原材料廠商將在海外構建生産體制。
純電動汽車電池的4種主要構件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層。它們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和安全性等密切相關,對於電池性能的提高不可或缺。在全球的大型鋰電池工廠中,中國企業的産能佔7成。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主要構件也是中國企業的份額高達4~6成,日本各材料廠商尋求捲土重來。
![]() |
三菱化學控股將把美國電解液工廠的年産能提高至3.4萬噸(單純計算可滿足85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用量),增至目前的2倍。
目前日本國內基地的年産能為2.6萬噸。隨著美國工廠增加産能,生産規模將超過日本國內。在英國也將把年産能提高至2倍的2萬噸。
此外,東海碳素將在石墨産品(負極材料的主要成分)的法國子公司增強設備,2030年之前在歐洲達到3萬噸的年産能。單純計算可滿足60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用。東海碳素的負極材料的全球份額現在僅為約1%。將在環保政策領跑的歐洲爭取需求,擴大份額。
![]() |
東海碳素將在歐洲生産負極材料 |
電池正極材料巨頭住友金屬礦山一直在日本生産全部産品,目前考慮在美國等新建基地。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度之前,把正極材料的産量增加至現在的3倍。正討論在海外生産其中的一部分。
在隔離層領域排在世界第2位的旭化成也將討論在歐美增加産能。計劃擴充2015年收購的涉足隔離層業務的美國Polypore的歐美基地。
旭化成將在中長期把隔離層的産能增加至現在3倍的30億平方米。該公司高級執行董事松山博圭表示,「新的增産投資將以海外為中心」。
日本各材料廠商推進增強設備的原因是,歐美振興純電動汽車産業,正尋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美國拜登政權計劃投入1740億美元,用於消費者購車補貼等純電動汽車振興政策。歐盟(EU)也將在2030年之前,政企攜手向快充設備等領域投入150億歐元。
鑒於這種趨勢,相關投資也日趨活躍。在美國,豐田計劃2025年使車載電池工廠投産。南韓LG化學和美國通用汽車也將推進電池工廠的共同投資。在歐洲,瑞典新興電池企業Northvolt等宣佈了對電池新工廠的投資。
從純電動汽車電池的主要構件來看,日本企業的市佔率為10~30%,僅次於中國。要在純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推進去中國化,離不開日本材料廠商的供應能力,這正在推動日企在歐美增加投資。
國際能源署(IEA)統計顯示,從純電動汽車電池的全球需求來看,2020年基本由中國和歐洲壟斷。IEA預測稱,到2030年,中國的需求將達到整體的近3成,歐美合計增至逾4成。
中國的電池材料廠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在歐美的投資較少。因此日企在歐美擴大生産,有可能成為提高份額的良機。
隨著新冠疫情長期化,全球的供給網、物流網受到影響,生産過度集中再次被視為風險。很多日本的電池材料廠商主要在日本國內生産。如果歐美成為主力生産基地,有助於形成更加強韌的供應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