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的鐵路業務要從英國走向世界
2022/11/08
日立製作所的鐵路車輛在英國顯示出了存在感。2021年該公司與法國阿爾斯通(Alstom)合作,在英國獲得了新一代高速鐵路項目「高速鐵路2號(High Speed 2 ,簡稱HS2)」的車輛製造訂單。2022年是1872年10月14日日本在英國的援助下開通第一條鐵路的恰好150年。新幹線及信號系統等在日本國內積累的技術得到「師傅」的認可,開始走向全球市場。
![]() |
日立首次從英國獲得製造訂單的高速鐵路「Class 395」 |
「製造新幹線列車的業績得到了肯定」,已確定接到HS2訂單的2021年12月,負責日立鐵路業務的常務執行董事安德魯·巴爾(Andrew Barr)興奮地表示,「英國的旗艦鐵路項目將提高日立的存在感」。
日本最早的大型電力機車
HS2的最高營運時速為360公里,在歐洲屬於最高速度,這是日立首次在歐洲獲得時速超過30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鐵路列車訂單。巴爾稱:「可以利用重量很輕的鋁車身、使用SiC(碳化矽)半導體的驅動系統、運作管理系統等」,表示將充分利用日本積累的技術。
![]() |
日立開發的大型電力機車的第一台試製機車(1924年) |
2022年10月13日,日立發佈消息稱,在英國獲得了鐵路車輛整修訂單。整修對象為2009年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Class 395」的174節車廂,是日立在英國首次交付的車輛。將引入可掌握乘客數量的系統,並更新老化的椅子等設備。整修作業一般由營運地區實施。日立的一名高管在談到接到此單的背景原因時表示:「我們公司的鐵路業務已經在當地紮根,因此才能獲得訂單」。
150年前,日本還沒有鐵路技術。連接東京新橋和橫濱的鐵路是在英國工程師的指導下修建,機車也從英國進口。日本鐵路經歷了引入英國技術進行建造的歷史。後來,1903年日本製造出了第一款量産型國産機車「230型233號機車」,並開始在日本國內生産鐵路車輛。
日立於1921年涉足了客用鐵路車輛製造業務,通過收購位於山口縣的日本汽船笠戶造船所,建立了鐵路車輛生産基地「笠戶工廠」(現為笠戶事業所)。當時的日本鐵道省正在推進東海道鐵路線電氣化計劃,打算向海外廠商訂購電力機車。於是日立開始自主開發大型電力機車,並於1924年完成了第一輛試製機車。
笠戶工廠主要負責新幹線列車的開發等工作,交付了214輛第一代新幹線「0系」列車等,積累了豐富的業績。90年代還開發出了將鋁擠壓成型技術和焊接技術結合在一起的被稱為「A-Train」的列車製造技術。成功將鐵路車輛所需要的數萬個零部件減少到100多個,被譽為「‘製造’和‘製造方法’的革新」。
不過,日立在1998財年(截至1999年3月)出現了合併最終虧損。在整個公司陷入困境的情況下,甚至傳出了日立要出售笠戶事業所的消息。為了讓新幹線和鋁製造技術等盈利,日立向海外市場尋求了出路。
日立瞄準的市場是英國。90年代英國推進了鐵路民營化,採用了列車運作和線路等設備由不同公司運營的上下分離體制。列車運作企業四處林立。日立認為,英國市場大有可為。
「日立在製造電氣列車嗎?」
然而,2000年至2001年日立參加的投標連續兩次遭遇失敗。「日立在製造電氣列車嗎?」,在當時的英國,日立給人留下的強烈印象是家電製造商,日立提出的列車方案甚至被稱為缺乏可行性的「紙上火車」(Paper Train)。而且日立缺乏英國所需要的車輛維修保養技術,當時的情況頗為艱難。
因此,日立從根本上調整海外戰略,致力於本土化。不再只用日本人開展業務,還招聘了當地的員工。2004年日立邀請前英國駐日大使Stephen Gomersall擔任歐洲總代表,建立了與英國政治家和官員的溝通渠道。還參加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全球最大規模鐵路技術展「InnoTrans」等,摸索設計英國人喜歡的車輛。 這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果,2005年日立成功從車輛租賃公司獲得了英國首個訂單。
日立製造的「Class 395」的性能按照歐洲標準已做了詳細規定,但經過交涉,對方允許使用在日本採購的材料等。對方認為「對客戶有經濟價值時,可以使用日本的産品」。新幹線車輛的技術人員負責設計,充分利用了新幹線和鋁車身的技術經驗。
日本品質在英國受到信任
車輛於2009年6月開始商業運營,比合同交貨期提前了6個月。這在交貨期延後很正常的英國實屬罕見。下大雪也不停運、可以正常行駛的性能也備受好評,「日本品質」讓對方由擔憂轉為信任。
![]() |
日立的笠戶事務所(日本山口縣下松市) |
2015年,日立還開始在英國當地生産。「能在鐵路發祥地建設工廠,非常自豪」,日立會長中西宏明(時任)當時在出席新工廠開業典禮的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等人面前如此説道。日立不僅讓當地的技術人員到笠戶事務所研修3個月學習日本「製造經驗」,還從笠戶工廠將技術人員送到英國學習。
在英國取得的成績提高了在整個歐洲的知名度和可靠性、進而推動在歐洲區域內獲得訂單的良性循環已經形成。日立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鐵路業務銷售額為6283億日元,是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的3.7倍,歐洲佔到鐵路業務銷售額的一半。日本企業在國外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大多被評價為「有技術但不擅長商業運營」。日立打入英國市場並紮根的過程也有很多值得其他公司學習的地方。
隨著推進全球化,接觸最尖端技術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笠戶事務所所長岩崎充雄表示:「英國的新工廠正在推進數位化轉型(DX)。這次將引入日本」。首先在笠戶事務所和歐洲工廠之間共用設計系統,花2年時間實現了圖紙數據化。今後將考慮大數據的使用方法。
再次加強日歐鐵路聯繫
排在世界首位的中國中車的銷售額達到4萬億日元。收購了加拿大龐巴迪的鐵路相關業務的法國阿爾斯通也超過2萬億日元,德國西門子的鐵路相關業務超過1萬億日元。競爭對手都是巨大企業。
日立2022年度內將從法國大型重型電機企業泰雷茲集團(Thales)收購鐵路信號業務,提高數位技術的競爭力。能否再次加強連接日本與歐洲的「鐵路」聯繫,推動産品製造進步?這將是日立實現全球化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井洋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