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要以印度為基地,與中企拼低價

2024/03/08


  空調排名世界第一的大金工業已開始進攻包括非洲在內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市場。雖然大金是靠節能技術和巧妙的併購(M&A)發展起來的,但在仍有很多空白市場的南半球,大金準備好與擅長低價機型的中國廠商展開正面競爭。大金2024年10月將迎來創立100年,正在印度磨練成本競爭力,以走向新一輪增長。

  

2023年夏季投産的大金斯里城工廠

   

  「希望推進新工廠的籌備工作」。2023年11月,大金社長十河政則向印度子公司的高管下達了命令。4個月前,該公司剛剛在印度南部的斯里城(Sri City)啟動了印度的第2座工廠。大金在30萬平方米的廣闊土地上投資約200億日元。在啟動工廠的同時,還在加緊為第3座工廠選址,目標是2027年投産。

     

  加緊增強産能

     

  印度的空調市場正在迅速擴大。日本冷凍空調工業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的家用空調市場規模達到740萬台,2年裏增加了7成。2000年進軍印度市場的大金是擁有6成商用空調份額、2成家用空調份額的第一大製造商。斯里城工廠正式投産後,年産能有望達到300萬台。十河社長打算通過第3座工廠「確立年産500萬台空調的體制」。

   

  大金在印度加緊增強産能的另一個目的是「打造面向全球南方的生態系統」(印度子公司總經理Kanwal Jeet Java)。希望通過在印度推進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本地採購,把印度培育成面向非洲的出口基地。

    

  2023年8月,大金在非洲尼日利亞的代理商的基地啟動了「散件組裝(Knock Down)」生産。把零部件從印度運送出來,在這裡組裝壓縮機和熱交換器。目前還在非洲北部推進開設基地的籌備工作。在尼日利亞指導生産技術的是在印度鍛鍊過的工程師。在全球南方市場,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不是來自日本,而是以印度為核心來制定戰略。

     

  3月,位於印度德里近郊的新研發基地將投入使用。大金為2萬平方米的基地投資60億日元,引進最先進的測試設備。首先將致力於開發在公司內部稱為「IndiGo Model」的非洲款新機型。印度子公司的董事永守朗透露説:「目的是使成本比現在降低2成」。

        

  精簡功能對抗競爭對手

          

  新機型的名字是根據在印度迅速發展的廉價航空公司(LCC)靛藍航空(IndiGo)取的。這家航空公司憑藉徹底的低成本運營,從國營企業印度航空(Air India)手中爭搶份額,成為印度最大航空公司。

       

  大金被認為通過精簡功能,要在非洲銷售4萬~5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913~2392元)的空調。這一價位是中國珠海格力電器等領先的市場,大金將在價格和節能性能等方面與之對抗。

    


    

  大金從2010年起空調銷售額排在世界第一,但銷量不敵中國廠商。格力、美的集團的生産規模被認為每年在3000萬台左右,大金的年産量為1000萬台左右。大金正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佔優勢的是以節能性能為武器的高價位機型。十河社長表示,低價位的大眾消費市場「坦白地説,並不擅長」。

      

  但在非洲、南美等全球南方市場,大金將與中韓企業在大眾消費市場上爭鋒。在作為起點的印度,其實受到關稅措施等的影響,中國廠商尚未能進入。中國企業的優勢是在每年4000萬台左右的巨大國內市場培育起來的成本競爭力。也有預測認為,印度空調市場到2030年代也將擴大到跟中國同等規模。大金的會長井上禮之説:「以印度為中心考慮世界戰略的時代已經來臨」。

     

   

  大金1924年10月作為大阪金屬工業所創立。最初從事的是散熱零部件業務,開展「製冷」和「製熱」業務長達100年。業務結構長期以日本國內為主,1994年就任社長的井上禮之加快了進軍海外。大金在歐洲通過收購代理店等建立銷售網,在美國也進行大規模收購,比如2012年以3000億日元收購了家用空調企業古德曼(Goodman Global)。

     

  1993財年(截至1994年3月),大金的合併銷售額約為3700億日元。預計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將擴大到4.24萬億日元,達到原來11倍。過去海外銷售額佔比為15%左右,現在超過80%。預計本財年的凈利潤為2640億日元,連續3財年創新高。在日本經濟「失去的30年」裏,大金推進生産和銷售的全球化,實現了增長。

   

  大金在歐洲擴大的熱泵暖氣領域,呼籲各國政府建立支援節能的補貼制度。大金在中國向競爭對手格力提供變頻器技術,使節能性能成為市場競爭焦點,自己則集中在高端機型,實現了超過20%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率。大金「創造市場的能力」一直非常突出。在全球南方是否也能制定市場規則並獲得增長?新的挑戰已經開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岩戶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