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的「第5條道路」在顯現
2019/08/16
在日本,用藥物給癌細胞做上標記、通過放射線和光將其殺死的新型癌症療法最早將在2020年開始使用。這種療法有望對擴散到周圍組織或者已經復發的難治癌症産生效果。在治療所用設備和藥物的研發方面,除住友重機械工業外,還包括半導體企業羅姆和電商樂天等意想不到的面孔。要想普及還需要解決成本問題,但有望在醫療界誕生一股新的潮流。
把放射線和藥物結合起來的方法對人體損害較小,有望産生較好療效。在癌症治療方面,被稱為繼手術、傳統放療、抗癌藥物、免疫療法之後的「第五療法」。
![]() |
在日本,一種名為BNCT(硼中子俘獲療法)的放療法最早將在2020年開始用於治療普通患者。硼中子俘獲療法不同於傳統的放療,對正常細胞幾乎沒有任何損傷,只需照射一次即可。這種療法很可能可以用於和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界限的病灶,與PET(正電子發射型電腦斷層顯像)檢查共同使用,可在治療前預測治療效果。
治療時,給患者服用含有硼化合物的藥物,被癌細胞吸收。以此為標記,使中子與其撞擊發生核反應,破壞癌細胞的DNA。每次治療40分鐘左右。正常細胞基本上不會吸收硼化合物。
住友重機正在研發硼中子俘獲療法的治療設備,瑞星化工(Stella Chemifa)的子公司STELLA PHARMA研發藥物。最近已經完成了咽喉和舌頭等頭頸部癌症的臨床試驗。如果被選定為審批時間縮短至6個月的「先驅審查指訂製度」的對象,經過向有關部門的申請,預計最早2020年能夠獲批。
![]() |
南東北硼中子俘獲療法研究中心推進臨床試驗(福島縣郡山市) |
首先以頭頸部的癌症患者等為對象,在臨床試驗中,約70%患者的病灶有所縮小。引入住友重機的設備、參加了臨床試驗的福島縣綜合南東北醫院力爭2020年度開始用於治療。
圍繞硼中子俘獲療法,日本國內目前正在建設多處設施。中子以前主要通過核反應爐來生成,而現在已經利用加速器成功製造出中子。設備實現了可以安裝到醫院裏的小尺寸,成為這一療法的推動因素。
日立製作所和三菱重工業也緊隨住友重工進行設備的研發。日立的美國子公司研發的加速器已經向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供貨。
當前面臨著成本的問題。建設硼中子俘獲療法設施需要50~70億日元,費用和使用質子束的癌症治療設施相當。由羅姆出資的福島SiC應用技研正在研發可以將上述成本降低20億日元的技術。
![]() |
福島SiC正在研發的小型硼中子俘獲療法設備示意圖 |
福島SiC計劃2020年向關西的醫療機構提供設備並開始臨床試驗,2022~2023年投入實際應用。向産業設備供應SiC半導體的羅姆將把産品用途擴大到醫療。
和抗癌藥物等相比,放療可以減輕患者的負擔,市場呈擴大趨勢。美國調查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稱,到2025年,放療相關市場將從2016年的57億美元提高至101億美元。
由日本電商樂天會長兼社長三木谷浩史擔任會長的樂天醫療正在研發名為光免疫療法的治療方法。治療機制和對象疾病與硼中子俘獲療法相似。該療法預定於2021年在日本國內外完成最終階段的臨床試驗。如果也被選定為先驅審查指訂製度的對象,並且臨床試驗進展順利的話,預計將在2022~2023年左右獲批。
在光免疫療法中,把會附著到癌細胞表面特定蛋白質上的抗體和遇光發生反應的分子結合起來的藥物注射到患者體內,藥物聚集到癌細胞內,然後向其照射紅色雷射。遇光發生反應的分子産生變化,將癌細胞破壞。這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高級研究員小林久隆等人研發的療法,已開始針對復發的頭頸部癌症等進行臨床試驗。
樂天醫療的前身是三木谷浩史個人出資167億日元並成為第一大股東的美國初創企業,現在是樂天的權益法適用公司。除日本外,該公司還在美國等地推進業務化,涉足藥物和治療設備領域。
硼中子俘獲療法和光免疫療法目前僅限於接近身體表面、容易照射中子束或紅光的癌症。三木谷浩史考慮「擴大光免疫療法的治療對象範圍」,目標是能治療肺癌等體內深處的癌症。如果能擴大治療對象,將有可能成為一種固定的療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下淳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