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本庶佑開闢的癌症治療「第4條道路」

本庶佑開闢的癌症治療「第4條道路」

2018/10/02

PRINT

      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的日本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76歲)是改變癌症治療常識的人物。不是強化免疫擊敗癌細胞,而是找到了癌症守護自身的機制,實現了從相反道路出發的治療方法,開闢了手術、抗癌藥、放射性治療之後的第4條道路。

   

     癌症的免疫療法是,利用病毒、細菌等的病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攻擊癌細胞。本庶佑發現了癌細胞自我保護機制,從開闢了去除癌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的新療法。

  

 

      這是顛覆至今常識的方法。利用免疫機制治療癌症的嘗試在很久以前就有,研究的歷史超過100年。19世紀末,就有美國的醫生嘗試讓癌症患者感染病原體,激活免疫機制。但危險性極高,而且沒有得到十分的效果。1960年代之後,使用結核預防疫苗的BCG的治療方法、使用結核菌成分的丸山疫苗等也相繼出現,但基本上都沒有辦法確定科學的有效性。

   

      讓狀況發生轉變的是進入1990年代後。本庶佑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James Allison等人發現了癌的自我保護機制。Allison教授在90年代中期發表了和免疫細胞表面的「PD-1」不同的蛋白質能控制免疫,在癌症治療藥物的實用化發面也走在了前面。

   

      本庶佑在免疫細胞的表面發現了名為「PD-1」的蛋白質,1992年發表,之後發現該蛋白質是防止體內免疫細胞失控的「煞車」。

   

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在10月1日的記者會上

 

      根據本庶佑的研究,日本的小野藥品工業和美國的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共同開發了治療藥「Opdivo」(中文名「歐狄沃」),2014年作為皮膚癌治療藥首先在日本發售。之後該藥治療對象擴展到肺癌、胃癌等,已經被60多個國家承認。

     

     對於之前通過抗癌藥、手術無法治療的末期癌症患者,也顯出了很好的治療效果。最終使得癌症的免疫療法被稱作繼手術、抗癌藥、放射性治療之後的癌症治療「第4條道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0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