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種新型癌症療法走向實用
2019/03/19
癌症免疫藥「Opdivo」(中文名「歐狄沃」)作為繼手術、放療和抗癌藥之後的第4種癌症療法,為免疫療法開闢了道路。在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包括誕生於日本的免疫療法在內,新藥的臨床試驗數量穩步增加,開發速度加快。預計這將對基於癌症患者的基因資訊選擇最合適治療藥的「癌症基因組醫療」構成利多。
使用日本自主開發的「溶瘤病毒」破壞癌細胞的「病毒免疫療法」逐漸接近實用化。針對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教授藤堂具紀等人開發的惡性腦腫瘤治療病毒「G47Δ」,製藥公司第一三共預定最早5月申請生産許可。該病毒經人工改變3種基因,削弱了毒性,只會在癌細胞中增殖並破壞癌細胞。向腦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腦膠質瘤患者的腦部最多注射6次該病毒,用藥1年後的生存率達92%左右,遠遠高過標準治療的15%。
日本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Bio)以惡性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為對象,完成了同時使用溶瘤病毒「C-REV」(僅在癌細胞中增殖並破壞癌細胞)和癌症免疫藥「Yervoy」的臨床試驗,正在推進向國家申請生産許可的籌備工作。
生物初創企業Oncolys BioPharma對此發起追趕。該公司推進同時使用岡山大學教授藤原俊義等人開發的僅破壞癌細胞的溶瘤病毒製劑「Telomelysin」和放射線的初期臨床試驗。該公司社長浦田泰生表示,「力爭最早2019年內進入檢驗有效性的下一階段臨床試驗」。
![]() |
在岡山大學對食道癌患者實施同時使用「Telomelysin」與放射線的臨床試驗 |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項目負責人藤井真一郎等人開發的新型癌症疫苗「aAVC」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小林久隆開發的「光免疫療法」也備受關注。aAVC通過全面動員內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光免疫療法不僅是向用藥的癌細胞照射紅光進行破壞,還有望增強免疫細胞,攻擊轉移到其他臟器的癌細胞。
Opdivo等癌症免疫藥有著釋放「煞車」的作用,不讓癌細胞躲避免疫細胞攻擊。另一方面,新型癌症疫苗、病毒免疫療法和光免疫療法則具有「油門」的作用,能增強免疫細胞的攻擊能力。如果能夠鬆開煞車、踩下油門,攻擊癌症細胞的能力被認為將進一步提高。
同時使用病毒免疫療法與癌症免疫藥的事例出現增多。例如,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醫院開始面向食道癌等固體腫瘤患者進行由醫生主導、Telomelysin和癌症免疫藥「Keytruda」並用的臨床試驗。
今後,預計高齡癌症患者將增多,有的高齡患者由於心臟、腎臟和肝臟的狀態較差,無法接受手術和抗癌藥治療。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醫院的副院長土井俊彥表示,「由於病毒免疫療法和光免疫療法主要以癌細胞為目標進行攻擊,很可能能夠醫治此類患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