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學實施全球首例iPS角膜移植

2019/08/30


      日本大阪大學8月29日發佈消息稱,使用iPS細胞製作出的薄膜狀角膜細胞移植給角膜損傷的患者,這在全球屬於首例。關於使用iPS細胞的再生醫療應用,在日本國內繼用於治療網膜疾病和帕金森病的移植手術後,此次是第3例移植手術。如果研究順利推進,實現實用化,有望緩解角膜供體慢性短缺的問題。

       

大阪大學西田教授在記者會上介紹iPS細胞角膜移植手術(29日,大阪府吹田市)

     

      此次移植是以「角膜上皮幹細胞缺乏症」患者為對象實施的全球首例臨床研究,由大阪大學的西田幸二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實施。該疾病是生成角膜的細胞因受傷和疾病喪失,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除了先天性的以外,還可能由熱油進入眼睛等外傷引起。

   

      據西田教授介紹,接受移植的患者為雙眼角膜損傷、幾乎失明的40歲女性重症患者。使用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儲備的iPS細胞製作的角膜細胞,培養為薄膜狀,移植到患者的角膜上皮。

   

      手術於7月25日實施,移植到患者的左眼。用時約2小時,該患者於8月23日出院。在記者會上,西田教授表示,「術後一切順利。渾濁的地方變得透明,視力也明顯恢復」。今後將按計劃觀察1年時間,慎重調查安全性和有效性。

      

  


      計劃合計對症狀較重的4名患者實施移植手術。西田教授表示「設想年內實施2例移植手術,後年完成全部4例移植手術」。

   

      角膜疾病通常通過角膜移植手術進行治療。由於供體呈慢性化不足,日本全國等待接受移植手術的患者約有2000人,包括潛在性的患者,數量將進一步增加。據日本眼球銀行協會統計,日本全國的角膜提供者為每年800~1000人。希望接受移植手術的患者通常需要等待2、3年,同時依賴從美國等國進口。

   

      研究團隊力爭在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最早5、6年後推向實用化。要實現普及,面臨著量産技術的確立和降低成本等課題。目前手術費用為1000萬日元左右,西田教授表示,「力爭實用化之際手術費用降至200萬~300萬日元左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