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再生醫療不斷摸索的20年

日本再生醫療不斷摸索的20年

2019/04/08

PRINT

       在日本,通過採用iPS細胞的再生醫療來治療神經系統、眼睛和心臟等損傷與疾病的臨床研究相繼得到批准。其中,慶應大學的脊髄損傷治療是移植細胞數量多,再生傳遞神經信號的部位及包裹該部位細胞的正式研究。由於追求全新的治療方法,在倫理和技術上遇到諸多課題。通過慶應大學不斷摸索的歷史,可以看出再生醫療的門檻很高。

 

       慶應大學教授岡野榮之回顧稱,“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約20年,終於站在了治療的起跑線上”。岡野在1990年代後半期受到美國神經再生研究等的激勵,想要以再生醫療治療脊髄疾病,時間比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通過小白鼠首次培育出iPS細胞的2006年要早上近10年。

 

岡野教授身後的門內是慶應大學的細胞處理中心,內部情況通過顯示屏監控

 

       岡野起初打算使用死亡胎兒的細胞。由於容易獲得成長為神經的優質細胞,這種細胞在歐美早早得到重視。但是,使用死亡胎兒細胞被指出存在可能誘導人流等倫理方面的問題,在日本沒有獲得國家的認可。

 

       無法使用胎兒細胞

 

       除了上述細胞外,還存在另一個選項,那就是使用能從受精卵獲得、可以生長為身體所有細胞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1998年美國的集團開發了胚胎幹細胞,美國新創企業力爭將其用於脊髄損傷治療。

 

       但是,胚胎幹細胞的利用也面臨贊成與反對兩種意見。由於要破壞受精卵,羅馬教皇對此表示了批評。在美國,2001年上臺的共和黨小布希政權因顧及反對流産的天主教支援階層,禁止通過聯邦預算新培養胚胎幹細胞,還限制了應用研究。日本也在2006年的指導方針中,事實上禁止使用胚胎幹細胞和胎兒細胞。

 

       在日本,説到“存在倫理問題”時的標準是模糊不清的。美歐的研究者發出疑問,稱“在基督教的制約應該比較少的日本,哪些因素決定倫理觀呢?”由於根據並不明確,也難以看到取消限制的道路。

 

       就在岡野差點要放棄臨床研究時,iPS細胞出現了。iPS細胞通過皮膚和血液的細胞而培養,不用破壞受精卵,因此心理上的抵觸較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