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異的病毒(5)「常住」于健康人體內

2020/06/29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追蹤了潛伏在人體內的病毒。最後查明,健康人全身至少攜帶39種病毒。肺部和肝臟等27個主要部位沒有一處免於病毒感染。種類數量超乎想像的病毒甚至還侵入了人的腦部和心臟。病毒給人的深刻印象是會在人類或動物體內迅速增加,很快侵蝕身體。沒有發病的「健康感染者」的存在,要求一直與傳染病作鬥爭的人類社會採取新方法來應對病毒。

 

       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準教授佐藤佳等人64日發佈了分析結果,表示「作為病原體‘常住’于健康人體內的病毒超乎想像,令人驚訝。這可能是全球首次在全身的各個部位進行全面調查」。

 

       一般情況下,無法在生存期間對健康人的各個身體部位進行調查。但此次海外提供了死於事故等的547名健康人的數據。研究團隊針對人體全身的51種組織,搜尋了美國國立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登記的5561種病毒的蹤跡。線索是病毒感染人類細胞後留下的遺傳物質資訊。

 

       經過細緻分析,研究團隊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血液、神經、肺、肝等27個部位都發現了病毒的蹤跡。腦部感染的病毒達到8種,心臟則達到9種。其中還有一種導致感冒的冠狀病毒。讓研究團隊大為震驚的是「人皰疹病毒7型」。佐藤表示,「從胃部檢測出來的數量多得驚人」。

 

 

       這些病毒一直悄無聲息。雖然詳細情況還需要等待今後的分析,但研究團隊推測稱,病毒「看上去什麼事情都沒做,但其實是做了什麼」。這種説法的原因在於,人皰疹病毒7型在此次分析中露出了端倪。病毒左右了胃部基因的功能。這有可能對胃的生理機能産生影響。

 

       感染病毒後不發病的情況被稱為潛伏感染或隱性感染,這種現象對專家來説並不稀奇。不過,如果是像流感病毒那樣潛伏1~4天的話還好説,但是潛伏期長達幾十年的話,其原因就會令人生疑。病毒確實採取了戰略,為充分利用人類被感染後的身體而費盡心思。查明病毒「在人體的哪個部位做了什麼」,會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疾病。

 

       在戰馬中引發腦炎後,「博那病毒」(Borna virus)從18世紀開始逐漸為人們所知,這種病毒有時會平靜地存在數十年,而且也會感染人類。

 

       日本酪農學園大學的教授萩原克郎在國內調查了2000多頭馬和牛的血液中抗體。日本國內全部牛馬被認為有1成已感染博那病毒,但據萩原表示「每年只有幾例出現腦炎等症狀的牛馬」。在感染的細胞死亡後,病毒自身也將毀滅。萩原表示,在不傷害細胞的情況下寄生,「不殺死感染的生物,保住自己的後代」。日本神戶大學教授龜岡正典指出,病毒隱藏自己是「抓住感染的機會在一個人體內繁殖的巧妙戰略」。

 


 

       如果潛伏期遠遠超過人類的壽命,則可以不必那麼在意病毒。可是,與病毒打交道的難處正在與不知道其何時露出「利齒」。

 

 

       常令中老年人煩惱的帶狀皰疹的原因是嬰幼兒期感染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種病毒會在頭部和腰部的神經節中潛伏數十年。如果疲勞和衰老導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就會採取行動。此外,主要導致白血病的「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Ⅰ型」在日本國內約100萬感染者,但一生中的發病率僅為5%左右。

 

 

       病毒在1890年代作為神秘的病原體而被發現,之後取意為毒液等的拉丁語説法,命名為「virus(病毒)」。

 

       然而,既然有很多不知是否會引發疾病的病毒,病原體這一「定義」就出現動搖。對感染者和健康者的劃分也需要與此前不同的視角。

 

       「對於病毒感染,世界會更加寬容嗎?還是會因新冠病毒的影響而變得更加敏感?」東京大學準教授佐藤提出疑問。面對最新的病毒面貌,連專家都自問自答起來。接近病毒真實情況的研究在全世界推進,但聽不到試圖將其從這個世界清除的聲音。對於人類這樣的做法,病毒是發出微笑,還是在竊笑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草鹽拓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