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異的病毒(3)顛覆常識的「巨大」
2020/06/19
病毒小而簡單——對病毒的這種定義正在動搖。這是因為進入21世紀,明顯更大、具備複雜結構的「巨大病毒」相繼被發現。這種病毒的尺寸遠遠大過屬於微生物的細菌,具備本應只有生物細胞才擁有的膜和大量基因。面對顛覆常識的奇特形態,研究者有些困惑。還有觀點認為如果巨大病毒不斷進化,最終將誕生超乎想像的生命體。
1992年,在英國一家醫院捕捉到的變形蟲感染了某種東西。以通常的顯微鏡觀察,大小為750奈米。研究人員認為「是細菌」,根據地名定名為Bradford球菌。
到了2003年,情況發生顯著改變。通過能看得更細微的電子顯微鏡進行分析,發現其外形類似於病毒,呈「正二十面體」。國際科學雜誌上刊登了認為其「屬於病毒」的論文。這種病毒大小與細菌非常接近,取英語「mimic(相似)」一詞而命名為「擬菌病毒(Mimivirus)」。
此前的病毒最大僅為200奈米左右。由於很小,難以獨立存活,沒有被視為像細菌那樣的生物。巨大的擬菌病毒動搖了屬於「非生物」的病毒與生物的界限。
為何僅僅是更大就引發爭論呢?鯨魚和大象雖然體型巨大,但並沒有被認為「與生物不同」。而病毒的大小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如果過大就不符合病毒的「定義」。
病毒在1890年代作為能穿過細菌無法通過的「過濾器」孔穴的未知病原體而被發現。當時發現的是感染煙草和牛的病毒。
1930年代,人類能夠通過電子顯微鏡詳細觀察病毒。「小」是病毒的代名詞,擬菌病毒的大小不在一般範圍內。
進一步給研究人員造成衝擊的是其奇特形態。擬菌病毒有脂質膜包裹遺傳物質DNA、3層外殼覆蓋外側,表面甚至長有纖維。普通的病毒僅以外殼包裹遺傳物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