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功登月也讓日本期待高漲,原因是……
2023/08/24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8月23日發佈消息稱,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Chandrayaan 3)已在月球著陸。印度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中國之後第4個成功實現月面著陸的國家。
![]() |
觀看「月船3號」著陸月球直播的人們(8月23日,REUTERS) |
7月14日發射升空的月船3號于日本時間8月23日晚9點半過後全球首次成功在月球的南極著陸。該探測器由著陸器和月球探測車等構成,將探測月球的岩石和隕石坑,並將數據和圖像傳送至地球。
聽聞消息後,正在南非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高興地表示:「這一時刻象徵著新印度的黎明」。他同時稱:「這一成功屬於全人類,將來可能會對其他國家的探月起到幫助作用」。
印度此次探月的最大目的是探測可能存在於月球南極和北極附近的水。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特別榮譽教授Y.S.Rajan表示:「印度認為,不久的將來,人類將能夠居住在月球或者其他行星上,並在那裏繁衍後代。為了確保最重要的水,期待能夠收集更高水準的資訊」。
![]() |
Chandrayaan是梵語,意思是「前往月球的交通工具」。印度2008年發射的月船1號進入繞月軌道後,發現了月球上存在冰的證據。2019年發射的月船2號著陸失敗。
與印度一樣嘗試首次在月球南極著陸的俄羅斯國家航太局(Roscosmos)就在此前的8月20日發佈消息稱,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25號」(Luna-25)脫離軌道後失控並墜落于月球表面。日本方面,民間企業ispace也曾在2023年4月嘗試登月,但最終失敗。
印度的成功將助推日印合作項目
印度成功實現無人探測器月面著陸還將助推日本與印度計劃在2025年度以後攜手推進的月球水資源探測項目。日本自身也計劃於8月26日單獨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全球的探月活動正日趨活躍。
全球首次成功實現月面著陸的是1966年的前蘇聯,同年美國也取得成功。2013年,中國成為成功登月的第三個國家。半個世紀前的月球探測是東西方冷戰下美蘇對抗的兩國之間的競爭。而從當代來看,除了瞄準月球資源、可以稱為兩強的中美之外,還有印度和日本等國家正在採取行動。與中國有合作關係的俄羅斯8月也時隔半個世紀再次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但8月20日宣佈著陸失敗。
印度的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是全球首次在南緯70度左右的月球南極附近著陸。探測器搭載探測車、調查地震活動和地質的設備等,將花費約2周時間探測月球表面。此前的月球探測主要在赤道附近的平坦地區著陸。靠近南極的地點遍佈難以著陸的高地,但有可能會發現冰狀態的水。
隨著印度成功著陸,對於日印兩國正式調查月球水資源的項目「LUPEX」期待正在高漲。LUPEX將於2025年度向南緯80度以上的南極地區發射探測器。日本將負責火箭發射和月球探測車。而印度負責開發將探測車送到月球表面的著陸器。
![]() |
日印兩國計劃2025年度以後推進的LUPEX的月球著陸器的示意圖(JAXA提供) |
關於印度此次的月面探測,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領導LUPEX的項目經理麻生大表示:「(此次印度)在月球上行駛時獲得的摩擦和礦物等寶貴數據肯定會對LUPEX有所幫助」。
鑒於印度的成功,JAXA將儘早啟動將探測車的試製機與印度的著陸器進行組合試驗。與JAXA聯合開發探測車的三菱重工業與豐田7月宣佈將展開合作,預計準備工作將正式展開。
在LUPEX之前,JAXA計劃於8月26日在種子島宇宙中心(鹿兒島縣)用H2A火箭發射日本首個力爭登陸月球的探測器「SLIM」。將花費數月時間飛往月球,挑戰任何國家都未能實現的誤差100米以內的精準著陸。這項技術有助於在可能存在資源的地點準確著陸。
瞄準登陸月球的計劃正在各國陸續啟動,日本立命館大學的宇宙地球探查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佐伯和人指出:「月球探測活動正在以超預期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活躍」。
美國計劃通過力爭實現「阿波羅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探測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在2025年以後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日本也將為該計劃提供協助。印度也於6月簽署美國主導的有關太空開發的相關協定「阿爾忒彌斯協議」,加強與該計劃的合作。中國為了與美國競爭,力爭2030年前實現載人探測,將與俄羅斯就建設月球基地展開合作。
如果通過今後的無人探測確認月球上有足夠的水資源,那麼不僅是飲用水和呼吸用的氧氣,還可以用作火箭的燃料。與從重力較大的地球裝載大量燃料發射火箭相比,在重力較小的月球上就地獲取能源,更有可能更有效地進行火星和小行星等的太空探測。
月球上還存在豐富的鈦鐵礦,可以提取可用於建築材料和火箭的鐵與鈦。在下一階段的月球探測中,美國和中國將描繪就地取得資源、太空人在基地常駐的前景。圍繞資源及其開採的潛力地區的競爭已在無人探測領域開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添亮甫,岩城聰 新德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