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研發鋅可充式電池,有望比鋰電池便宜一半

2024/01/30


  儲量豐富、各地區都有産出的鋅已成為新一代電池的候選材料。日本夏普和FDK將分別推進使用鋅的可充式電池的驗證實驗和試生産。與使用稀有金屬的鋰電池相比,有可能使成本降低一半。

      

  夏普正在推進開發名為「鋅空氣電池」的新型電池,力爭2025年度啟動驗證試驗。單位體積的能量密度與目前主流的鋰電池處於相同水準,預計使用年限達到約2倍的20年左右。

   

夏普將推進名為「鋅空氣電池」的新型電池的開發(圖片由該公司提供)

    

  鋅也被用於一次性鹼性乾電池的負極等,但幾乎無法用於可反覆充放電的可充式電池。這是因為如果反覆充放電,電極部分會析出針狀結晶,引起短路。

   

  夏普正在開發的鋅空氣電池的特點是將充電單元和放電單元分離。即使電極部分産生針狀結晶,也不易發生短路。力爭在存儲光伏、風力等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固定型蓄電池等領域實現實用化。

      

  在20世紀後半葉,很多電子企業曾嘗試在可充式電池上採用鋅,但以當時的技術來看難度很高,因此都放棄了。但近年來,開發競爭再次燃起。其背景是資源問題。

    

  目前主流的鋰電池使用鋰、鈷、鎳等稀有金屬,均為資源量很少或生産集中在少數國家。由於純電動汽車(EV)的普及疊加供求緊張,價格波動也很明顯。

    

  另一方面,鋅是儲量和産量都很高的「基礎金屬」之一。冶煉也很容易,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採購成本。夏普的負責人表示,如果鋅空氣電池實現商用化,與鋰電池相比「有望更加便宜」。

    

  在日本國內,FDK也在推進開發正極使用氫氧化鎳、負極使用鋅的「鎳鋅電池」。2023年11月宣佈提高了耐久性,即使充放電1000次仍能維持約60%的容量。目前繼續供應樣品,2024年度內將把産能提高至3倍的每月3萬個,開始試生産。

 


   

  以往存在隨著反覆充放電、電解液中的鋅和水分子進入正極、導致電池容量降低的情況。FDK正在通過改良正極材料等措施來解決課題。設想用於汽車引擎啟動用電池和備用電源等用途。

     

  在研究室層面,實現更低成本的技術開發也在推進。京都大學的安部武志教授正在開發一種鋅電池,正極使用比鎳更便宜的錳類材料。力爭在2030年代中期作為純電動汽車用電池實現實用化,目標是把價格壓低到鋰電池的一半以下。

    

  雖然目前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只有鋰電池的3分之1左右,但作為有助於降低電池成本的新技術備受期待。安部教授針對使用錳係正極的鋅電池表示,「正在出現國際性的開發競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屋丈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