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爆買時代的日本「神藥」

2016/10/26


  日本觀光廳發佈的2016年7~9月訪日遊客旅遊消費總額為9717億日元,同比減少2.9%。時隔4年零9個月低於上年同期。以中國遊客為中心的訪日遊客入境「爆買」現象消退。曾經為此而受益的各日本普通藥品(非處方藥)企業感受到了危機。

  「不知道入境消費情況會變成什麼樣,必須儘早採取措施」,在9月于東京舉行的日本家庭藥協會會議上,龍角散公司社長藤井隆太這樣説。

  日本家庭藥協會主要由中小非處方藥企業構成。參加會議的是腸胃藥企業大幸藥品、兒童中草藥企業宇津救命丸、強心劑企業救心製藥等長期受消費者喜愛品牌的企業高管。

  地産地消

  日本普通藥品企業在爆買中受益非常大。從事POS數據分析的Customer Communications公司對非處方藥的主要銷路藥妝店的消費實態進行調查發現,單次購物的每個用戶平均消費額為1779日元。而被視為「爆買」的外國顧客的消費額在1.5萬日元以上。

  不過,這個數字似乎無望進一步提高。今後,各非處方藥企業不僅要在日本國內銷售産品,還需要出擊以中國為首的海外市場。

  此前,日本藥品企業以實體店銷售為中心在海外開展業務。大幸藥品19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度腸胃藥「正露丸」的銷售額為59億日元,其中海外的佔比約為三分之一。


  小林製藥將在中國製造和銷售備受中國遊客青睞的「神藥」。預定利用安徽工廠生産,該工廠目前主要生産在中國銷售的一次性暖貼,3年後將開始生産中草藥和消炎鎮痛劑「安美露」等,可以方便遊客回國後在當地購買。

  「5分鐘的視頻是不是太長了,看的人會感到厭煩」,「那麼各公司就控制在1分鐘內」,日本家庭藥協會申請了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推送用法用量等注意事項。在9月的會議上,就向微信公眾號發送的視頻交換了意見。

  發送視頻是為了防止副作用等問題。有些訪日中國遊客回國後會轉售在日本購買的非處方藥。某日本製藥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透露,「應該只在(日本國內的)特定店舖才批發銷售」的藥品竟然被人在京東上出售。

  活用社交網路

  如果被轉賣的藥物以製造商意想不到的方法服用而造成健康損害,品牌有可能遭受打擊,進而對正規出口的藥物銷售産生負面影響。儘管截止目前還未出現如此事例,但日本家庭藥協會會長、大幸藥品公司會長柴田仁表示「當局已經詢問過我們向遊客提供資訊的渠道和方法」。


  「在社交網站上發佈關於日本非處方藥的用戶居住地已經從沿海擴大至內陸」,在Hottolink公司擔任「圖解中國趨勢Express」總編的四家章裕指出。在社交網站上出現的商品數量在最近1年半增加至近10倍,達到500種。

  日本Netyear Group公司社長石黑不二代認為,「現在是非處方藥企業通過社交網路發佈正確資訊的最佳時機」。

  下一個步驟是跨境電子商務。5月,小林製藥在「天貓國際」上開店,銷售「退熱貼」和防口臭的「爽息(breath care)」等9個品類。今後將逐步增加品類數。

  不過,涉足跨境電商的僅限於日本部分企業。藥品容易因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質。如果通過跨境電商增加供貨量,有必要建立自主冷鏈物流。日本一家大型製藥企業的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家庭藥物(非處方藥)企業規模較小,缺乏單獨投資物流網的實力」。

  由於電子商務是直接面對消費者,日本企業需要增加外語客服、制定線上推廣措施、以及快速收回貨款等工作。有觀點認為,如果一家企業單獨做有困難,可以整個行業一起做。

  4月,日本家庭藥協會在台灣金門島舉行了10個成員企業參加的聯合促銷活動。金門島全年有150多萬名中國大陸遊客到訪。在機場和港口大廳等處發佈了廣告,同時在島內的6家藥房設置了非處方藥專櫃。

  「腸胃藥、潤喉糖、強心劑等産品不會形成相互競爭,因此易於合作」,龍角散公司社長藤井如此評價日本家庭藥協會的成員企業。「後爆買時代」有可能使日本行業內的合縱連橫更加活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宗馬 加藤彰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