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産米太貴 外國白米「兵臨城下」
2018/05/24
在一直嚴格管理白米進口的日本,外國産白米的存在感正在增強。2017年度日本政府招標的主食用白米進口量時隔5年達到10萬噸的進口配額上限。由於價格低廉,除了用於餐飲店外,越來越多超市也開始銷售外國白米。以日本國産白米價格高漲為契機,海外企業似乎計劃要求日本開放白米市場。
單價便宜2成
「價格便宜得多」,日本的大型超市西友從3月下旬開始在店內銷售澳大利亞産白米「URARAKA」。4千克裝售價1180日元(不含稅,約合人民幣68.7元),每千克的單價比北海道産「七星」白米便宜2成。這是西友超市時隔5年再次銷售澳大利亞産白米。以關東地區為中心,在144家超市發起銷售攻勢。
![]() |
日本進口的外國白米(資料圖) |
日本把白米作為農業政策的「禁區」,白米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不過,截至2017年連續50年減少種植面積和轉為生産飼料用米的政策對白米産量造成了影響。日本國産白米的供給量在最近5年減少11%,減至730萬噸/年,交易價格連續3年出現上漲。目前的零售價格同比上漲了1成左右,導致消費者開始遠離日本白米。
西友超市認為「需要價格更低的商品」,於是與住友商事和白米批發商Yamatane進行談判。Yamatane的社長山崎元裕表示,「日本的國産白米中,沒有1千克低於300日元的品種,符合需求的只有澳大利亞白米」。澳大利亞擁有4.5億公頃農業用地,是日本的約90倍,價格競爭力很強。澳大利亞從2017年秋季開始利用日本政府的進口白米招標制度,澳洲白米不斷通過貨櫃船進入橫濱港。
海外企業將這視為打開日本白米市場的機會。澳大利亞駐日大使館4月上旬召集流通行業人士,澳大利亞駐日大使Richard Court表示,「1906年,日本農戶高須賀穰在維多利亞州租借農地開始了澳大利亞的白米生産」。同時還介紹稱澳大利亞白米源自日本的越光白米,並強調二者味道接近。
TPP成為試金石
3月,美國以外的11國就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達成協定。TPP生效後,澳大利亞每年可獲得8400噸的對日白米出口配額。日本政府表示,「為避免國內白米供過於求,政府將增加白米儲備」,不過日本政府計劃主要採購國産白米。預計增加的澳大利亞白米將流向市場。
![]() |
期望落空的是美國的白米生産者。本來簽署TPP美國可獲得7萬噸的對日白米出口配額。在歐巴馬執政的2016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佈的報告指出「美國在穀物市場獲得的恩惠主要來自於日本」。2017年誕生的川普政權宣佈退出TPP,新談判的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在四分之一世紀前,1993年烏拉圭回合談判中日本接受了白米義務進口量(最低進口義務)。作為日本拒絕貿易自由化的代價,白米最低進口義務被納入協議內容。目前日本每年義務進口白米的配額為77萬噸,其中最多有10萬噸用於主食,其餘被用於加工成米製點心或用於飼料。
從日本整體的白米消費量來看即使進口白米僅佔到1%多,但進口白米的需求量也會因日本國産白米的價格暴漲而增加。2017年度,用於主食的進口白米時隔5年達到進口配額上限。其中美國産佔6成,澳大利亞産佔3成。此外,日本還從泰國等國進口白米。
美國産白米大約從1年前開始被用於吉野家的牛肉蓋澆飯,並被中華料理店「幸樂苑」和運營「神戶元町Doria」連鎖餐廳的SAINTMARC集團所採用。為了保持優勢,美國稻米協會還面向日本壽司連鎖店開展行銷活動。
日本白米批發商木德神糧的社長平山惇表示「日本不應僅生産品牌白米」。近年來,市面上多次出現5公斤裝3千多日元(約合人民幣174.7元)的高檔白米。但由於大多數家庭需求的是2千日元(約合人民幣116.5元)以下的白米,高檔白米的購買人群有限。日本國內的實際工資在2017年時隔2年同比減少,消費者對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較為敏感。
日本政府引導農民轉向種植飼料用白米也推動了米價走高,飼料用白米的收穫量增加到主食白米的1成左右。日本國産白米在高價位的主食用白米和家畜用白米之間出現兩極分化。外國産白米受出口配額擴大的影響,或將侵吞空白的低價位白米市場。日本國産白米為求生存,把出口納入視野的降成本措施不可或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太刀久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