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抖音神曲看日本音樂進入中國市場

2018/08/10


     2006年在日本推出樂曲現在在中國年輕人之間受到歡迎。契機卻是被擅自發佈在了「抖音」上,但這推動了中文版的重新發行。日本樂曲在海外受到歡迎的情況不多。日本行業內有觀點認為,嚴格的著作權保護正在阻礙藝人進入海外。

 

      「Sa yo ma ra 回頭説再見吧,不能做你的行星無力掙扎」,今年6月,上海市內的live house聚集了約1千名中國人,很多是10~20多歲的年輕人,目標是日本的音樂組合Lambsey(已解散)的敘事性歌曲《PLANET》。在中國藝人龍夢柔演唱副歌(Chorus)時,會場被大合唱包圍。

 

井上慎二郎6月在上海舉行的音樂會迎來很多年輕人

 

     這首曲子在「抖音」上引發轟動,「抖音」是在15秒內收錄舞蹈和對口型等視頻並發布的應用程式。由於中國名人在聚會上演唱了這首歌而受到關注,在抖音上被用於視頻的次數達到約600萬次(截至6月底)。由於視頻被反覆播放,播放次數難以估算。

 

     「在日本,如今並未受到廣泛關注,缺乏實際感受」,訪問上海的Lambsey前成員、音樂製作人井上慎二郎苦笑著説。該曲是Lambsey推出的第3張單曲CD的非主打歌曲。在日本知名度接近於零,似乎難以想像在中國的火爆。

 

 收錄《PLANET》的Lambsey的CD封面

 

     井上不容易理解的另一個理由是,「雖然很受歡迎,但沒有帶來收入」。這首歌是在2017年夏季在中國走紅,出現了違法下載的情況。

  

      正常下載或使用歌曲需支付版權費,但是在中國卻不是這樣。在井上未能切身受益的情況下,他的歌曲卻在中國火遍大江南北。

  


  

     幾年前中國音樂APP上的幾乎所有歌曲都是免費聽。最近知名歌手的歌曲開始收費,1個月只需支付幾十日元就可以不限量下載。其他歌曲依然免費。

 

      因此,很多歌手選擇不收版權費,免費讓觀眾聽自己的歌,等到成名之後,再通過開演唱會、參加電視節目和參演電影的方式盈利。南韓也使用同樣的手法將「南韓流行音樂(K—POP)」滲透到亞洲各國。

  

      但日本的版權管理十分嚴格,不僅歌曲,就連歌詞也無法複製。日本的音樂相關人士表示,這種嚴格的版權保護做法成為阻擋日本歌手進入海外的障礙。

 

 

      日本是全球第2大音樂市場,不過據日本唱片協會統計,2017年日本音樂市場規模為2893億日元,連續2年陷入負增長。受人口減少影響,市場萎縮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今後必須想辦法進入人口眾多的中國等海外市場。

  

      井上今後除了在中國各地開演唱會外,還將為中國歌手提供歌曲以及向中國介紹日本歌手等,他表示「希望成為連接中日音樂業務的橋樑」。

 

       無視歌手的努力侵犯版權的行為不應該被允許。不過此次的現象或許能夠成為日本如何在中國音樂市場取得成功的啟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