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洋華堂在疫情下逆勢增長
2020/04/07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導致中國消費不振的背景下,北京的伊藤洋華堂卻表現突出。從春節長假以後,疫情迅速擴大的約1個月的銷售額來看,北京的100家大型零售企業中,只有伊藤洋華堂的銷售額高於上年同期。原因是洋華堂吸取2003年流行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的經驗,重視衛生層面的應對和確保口罩等産品的做法贏得了顧客的信賴。另外,與租戶同心協力的體制也産生了效果。
![]() |
蔬菜和菌菇搭配的壽喜燒食材拼盤很受歡迎 |
「看了朋友的社交媒體。這是我第一次開車過來。想用今天買的食材挑戰日本料理」,3月下旬,在物聯網公司工作的小孟(33歲)來到位於北京市中心北部的伊藤洋華堂(亞運村店),購買了切好的蔬菜和菌菇拼盤,還有壽喜燒的調料。
最近很受歡迎的商品是切好的蔬菜拼盤。從北京市政府限制市民外出和餐廳營業開始,過去經常外出就餐的消費者開始在家中做飯。洋華堂食品賣場的蔬菜拼盤旁擺放著調料,還會介紹烹飪方法,這些做法在社交媒體上贏得了好評。
實際上,北京洋華堂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首先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的是員工當著顧客的面給購物籃和購物車消毒,注重衛生措施和口罩充足。自1月20日北京市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洋華堂馬上引入當著顧客的面消毒的機制,並大量採購口罩。
為什麼洋華堂能夠如此迅速地應對呢?原因是執掌洋華堂的長田哲總經理和劉京平店長二人在非典時也曾負責北京的店舖,此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長田總經理表示「(我)從前輩那裏繼承了顧客第一主義,認為此次和非典時一樣,最重要的是營造能夠讓顧客安心安全購物的賣場環境」。
洋華堂吸取非典時的教訓,預測初期口罩、消毒用品和方便速食品的需求將增長,之後將向生鮮食品轉移,於是先於競爭對手事先採購了這些商品。員工開著公司的車到供貨商的倉庫進貨,在産品的豐富程度方面遠超其他店舖。
另外,洋華堂還建立了與租戶協作的體制。店舖的約900名員工中,雖然近8成在租戶的店工作,但洋華堂仍確保了租戶員工所需的口罩。並優先向員工的家人提供口罩,使得幾乎所有租戶都能夠繼續營業。對於顧客減少的租戶,還將員工臨時安排在食品賣場工作,相互扶持。
![]() |
來自日本的進口點心也很暢銷 |
結果,從春假長期開始的1月下旬到2月下旬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成。雖然服裝等商品的銷售額急劇減少,但是生鮮食品的銷售額增長7成,對整體銷售額增長起到拉動作用。該店被視為北京零售業的樣板,3月23日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還前往該店考察,感謝該店在疫情期間穩定向市民供應生活必需品。
洋華堂1998年開設北京1號店,峰值時開設了9家店,但是近年來由於顧客減少,從2017年開始僅剩下亞運村一家店。但是,2018年全面裝修後顧客有所恢復,此次新冠疫情的應對措施也贏得好評,3月的銷售額也預計將同比增長了近1成。
自從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以來,20~39歲的顧客顯著增加,日本的點心等商品的銷售額達到過去的2倍。長田總經理信心滿滿地表示「希望開拓新顧客,在北京重返增長軌道」。能否留住通過危機應對獲得的顧客成為洋華堂今後復活的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