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浪潮下北京百貨商場的困局
2019/07/22
多部田俊輔:北京市中心的知名百貨商場相繼陷入經營困難。27年前開業的日系百貨商場「賽特購物中心」實施了閉店打折,1953年開業的中國第一家股份公司的「天橋百貨商場」也被拍賣。以阿里巴巴集團為首的網購普及,百貨商場的生存狀況越來越嚴峻。
實施閉店打折的賽特購物中心(6月,北京) |
賽特購物中心在6月底之前實施了閉店打折。該商場由日本八佰伴公司(1997年申請破産保護)在1992年與中國企業合作開設,1994年八佰伴撤出後也因日本顧客而生意興隆。
該商場因銷售當時在中國很難買到的海外奢侈品而受到歡迎。但當其他商場也開始銷售海外奢侈品後,賽特購物中心的顧客逐漸減少。近年來,該商場由中國大型零售企業王府井集團運營,但是顧客數量未能恢復,王府井集團最終放棄運營權。據悉,賽特購物中心今後將與房地産企業合作,繼續營業。
中國的法院6月對1953年開業的天橋百貨商場進行了拍賣。天橋百貨在1984年成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公司,但由於經營不善,債權人轉為用拍賣回收資金。約70億日元的拍賣價格未能找到買家,最終流標。
百貨商場能夠抵擋住洶湧的網購大潮嗎?1998年開設北京1號店的伊藤洋華堂的高管表示,「僅銷售商品的店舖無法戰勝網購。必須成為顧客娛樂、交流的場所」。
洋華堂的北京業務持續陷入苦戰,鼎盛時期擴大至9家店,但是2017年縮小至1家。日均客流量減少至5千~6千人,40~59歲顧客佔到整體的60%。
洋華堂2018年舉行了增加顧客人數的活動。引入熱門奶茶店和健身房等租戶,還在商場內設置了480個可免費使用的沙發和椅子。雖然洋華堂的銷售面積減少4成,但顧客人數卻翻了一番。20~39歲顧客佔到65%,顧客比以前年輕化。在商場自營超市的收銀臺結帳的顧客人數也增加了1成。
雖然看到了復活的跡象,但是仍面臨著課題。每天從店舖前走過的2萬人中,只有約一半進店。洋華堂的高管表示,「必須想辦法讓顧客光顧」。網購的繁榮和實體零售店的衰退是全球共通的課題,百貨商場能否突破困局呢?估計洋華堂在北京的嘗試將成為試金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