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如意子公司瑞納在疫情打擊下破産

2020/05/18


       日本知名服裝企業瑞納(Renown)將啟動破産重組程式。1990年代具有世界最大級別的業務規模,但近年來由於品牌號召力下降和快消時尚崛起頭等而持續低迷。再加上新冠疫情導致需求蒸發,4月銷量減少8成,陷入困境。與此同時,瑞納與母公司山東如意科技集團的關係也日漸惡化,尋找出資人等重建工作或陷入僵局。

 

       自新冠疫情擴大以後,瑞納的銷量迅速下滑。受主要銷售渠道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停業影響,3月現有店舖銷售額同比減少42.5%,4月減少81%。因無法獲得資金,瑞納難以支付5月中旬以後的債務。

 

 

       瑞納依賴以價格相對較高的百貨店為中心的品牌,受到美國亞馬遜等電商的擴大和「ZARA」等快消時尚擠壓而喪失客戶。近來瑞納持續開拓新銷售渠道,但沒有順利培育面向年輕人品牌,未能找到重建的有效戰略,在這種情況下又受到新冠的直接打擊。

 

       不過,瑞納業績惡化的原因不僅在於銷售低迷。該公司2018財年和2019財年連續2年出現最終虧損,主因是來自山東如意旗下香港企業的應收帳款難以回收。瑞納社長毛利憲司表示「不知道何時能收回」,壞帳準備金計提了合計57億日元。

 

       近年來山東如意的業務環境也日趨嚴峻。除了中國經濟減速和中美貿易摩擦之外,還由於新冠而陷入苦戰。據瑞納表示,山東如意承諾補償應收帳款,但並未實現。可以看出山東如意的經營也變得困難。

 

       瑞納與山東如意還在董事選任方面産生對立。在3月的股東大會上,前社長神保佳幸和前會長北畑稔的連任因山東如意的反對而遭到否決,最後由曾是董事的毛利出任社長。

 


 

       此次的破産重組採取了由子公司作為債權人申請適用日本民事再生法的罕見程式。據悉瑞納董事會關於民事再生的意見並不統一,因此採取了通過子公司進行的方式,東京地方法院選擇了在管財人之下推進破産程式的「管理型」,而不是以管理層為主體推進的「監督型」。

 

瑞納的服裝(資料圖)

 

       重建必須迅速跨越2個障礙。其一是與母公司山東如意的對立仍然存在,今後,山東如意出身的董事有可能表示反對,要求停止民事再生程式。如果程式停止,存在重建變得困難的風險。

        

       更為困難的是尋找出資人。採取法律程式,難免會傷害對消費相關企業而言非常重要的品牌價值。如果店舖長期關閉、員工和兼職人員減少,連店舖的運營都將變得困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