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增添新導火線

2018/06/28


     美國川普政府要求各國對伊朗産原油實行禁運,意圖是在經濟方面打擊伊朗,迫使其完全停止核開發。對於不執行禁運的國家的金融機構,甚至還似乎暗示出將其排除在美元的結算體系之外的強硬舉措。作為伊朗原油最大進口國的中國似乎將拒絕美國的要求。

 

    美國總統川普5月上旬宣佈退出歐美等6國與伊朗於2015年簽署的核協議,表明再次制裁伊朗。

 

 

     美國再次只在伊朗支柱就是對伊朗原油的禁運。 與伊朗中央銀行進行伊朗原油決算的金融機構將從11月起成為美國的制裁對象。被制裁的金融機構將不能進行美元業務,難以拓展國際業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康在6月27日的記者會上,就該問題表示:「中國和伊朗是友好國家。我們在符合各自國際法義務的框架內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包括經貿和能源領域的合作,這無可非議。」

 

伊朗的原油(REUTERS)

 

     在6月上旬在山東省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時,邀請伊朗總統魯哈尼作為觀察員參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擴大經濟合作。

 

     以美元為武器的美國制裁對中國有可能無法發揮明顯效力。中國今年3月在上海市場推出了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交易。希望在美元支配的原油交易中推動人民幣的利用。2012年美國啟動對伊朗制裁之際,據稱中國也利用人民幣繼續從伊朗進口原油。

 


   

      由於美國制裁,不能向日本等國出口後的伊朗,有可能更便宜的賣給中國。伊朗原油禁運將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新導火線。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協商,不給日本企業造成惡性影響」。日本的立場是支援伊朗達成的核協議,但也對川普表示出理解。

   

      考慮到和伊朗的關係,日本不會不假思索的接受美國的禁運要求。另一方面,日本從伊朗的石油進口只有整體的5%多一些,與過去的水準相比已經出現了下降。在日本政府內,也出現了即使暫時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影響也有限的看法。

   

       印度在2012年,與伊朗的石油貿易決算從美元轉換成了印度盧比。如果美國試圖維持制裁的強制力,以美元為武器迫使各國合作,從長期來看,存在各國不斷遠離美元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哲史 北京、中村亮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