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3月釋放63萬桶石油儲備

2021/12/28


       日本經濟産業省12月27日發佈了釋放國家儲備石油的具體手續。此次僅出售約10萬千升(63萬桶),將經過招標於2022年3月釋放。應美國的要求,將與各國合作抑制原油價格,但在11月宣佈釋放之際,市場被認為已考慮了效果。難以指望身邊的汽油價格等下降的效果。

    

      日本的石油國家儲備截至10月底達到國內需求的145天用量。日本政府正在討論釋放相當於2天用量的合計約67萬千升(420萬桶)。此次是自11月決定出售國家儲備以來首次公佈手續。

 

       將於2022年2月9日進行招標,敲定買家。交收定在3月20日至6月30日之間,將與買家協調。釋放對象出自鹿兒島縣志布志地區的基地,原本是阿曼産的原油。

 

日本將從鹿兒島縣的志布志基地釋放原油儲備

 

        將借此回應美國拜登政權希望日本、中國和印度等釋放儲備原油的要求。除了日本之外,中國、印度、南韓和英國將展開合作。美國決定從戰略石油儲備中出售5000萬桶,將於2月17日啟動其中1800萬桶的出售。南韓也在23日決定2022年1~3月出售317萬桶。

 

       在看到發出呼籲的美國實際啟動出售之前,日本並未啟動具體的手續。即使啟動相關手續,實際的出售最快也要等到3月,並未在取暖需求巨大的嚴冬時期釋放。

 

       效果依然難以預測。在美國政府宣佈釋放的11月23日,紐約市場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原油期貨一度下跌,但收盤為每桶78.50美元,較前一日上漲2%。

 

       隨後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Omicron)的感染擴大,由於需求下滑的擔憂,原油價格下跌。現在WTI徘徊在70~74美元。

 

       在日本,截至12月20日普通汽油的店面價格全國平均為165.1日元/升,連續6周降價。受到奧密克戎疫情的影響波及。目前雖未超過170日元的大關,但或將維持7年來的最高價。

 


   

       針對日本推進釋放的手續,有專家指出效果薄弱,缺乏意義。熟悉石油流通的桃山學院大學教授小嶌正稔表示,「即使實際進行釋放,或許也完全不會對價格産生影響。目前以歐洲為中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增加,原油需求減少的傾向變得明確」。

 

       熟悉能源問題的伊藤調查和諮詢公司的代表伊藤敏憲指出,「在美國和日本等主要國家宣佈釋放庫存之際,市場已作出反應。實際出售已被市場意識到」。

 

      日本經濟産業省也認為,從釋放的討論階段開始,如果沒有産油國的增産,就無法解決問題。日本雖然決定重視對美關係,提供協助,但並非通過出售量緩解供求,通過宣佈行動來干預市場的意義更為明顯。

 

       根據日本的《石油儲備法》,允許釋放國家儲備的情況僅限於存在供應中斷風險之際和災害時,不允許以抑制價格為由出售。另一方面,儲備的一部分需更換為新的石油,也在定期出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