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減産200萬桶/日,或重擊歐美
2022/10/06
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加盟主要産油國組成的歐佩克+(OPEC+)10月5日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從11月開始將原油日産量大幅減産200萬桶。目的是為了阻止導致産油國財政收支惡化的油價下跌。如果油價上漲,對於俄羅斯來説將會成為利多,而對於飽受高通膨之苦的歐美來説,則會吹來逆風。産油國和歐美之間隔閡加深的擔憂增強。
圍繞原油産量問題,歐美國家和歐佩克+之間進行著持續的激烈博弈。美國臨近中期選舉,美國總統拜登於7月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要求沙特增産石油。歐佩克+之後決定將9月的日産量增加10萬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美國的情緒。
![]() |
但此次之所以大幅減産,是因為油價已經跌至産油國無法容忍的水準。全球範圍內經濟減速擔憂增強。有觀點認為,原油需求也會下降,因此作為國際指標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9月下旬一度跌至每桶76.0~76.5美元,創下了1月上旬以來的低值。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布杜勒·阿齊茲在部長級會議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石油價格基本上回到了(俄烏)危機前1月的水準」。
中東産油國的大部分國家收入依賴原油,油價下跌會導致財政收支惡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算,産油量位居全球首位的沙特取得財政收支平衡的原油價格為每桶79.2美元。如果油價低於這一水準,就意味著沙特將會出現財政赤字。
每個國家取得財政收支平衡的油價有所不同,但産油量位居第2位的伊拉克(75.9美元)等國家主要集中在75~79美元左右。80美元可以説是主要産油國的共同「防線」。
![]() |
歐佩克(REUTERS) |
各國的脫碳投資等造成財政支出增加,取得財政收支平衡的油價呈現出上升趨勢。産油量位居第3位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均衡價格在2000年~2018年平均約為50美元,但目前已上漲到76.1美元。
在新冠疫情導致石油收入驟減的2020年,沙特的財政情況十分艱難,但經濟重啟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原油價格上漲帶來了利多。2022年3月,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上漲至每桶130美元以上,創出13年零8個月以來最高紀錄。因判斷收入將會增加,沙特財政部表示,2023年的年度預算支出預計比2022年預算增加17%,達到1.114萬億里亞爾。
但原油價格再次下跌,打算增加支出的産油國的期待由此落空。
對於歐佩克+的主要成員俄羅斯來説,原油價格下跌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俄羅斯通過高漲的原油價格獲取了戰爭經費。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俄羅斯出口石油帶來的月收益為177億美元,6月以後的油價下跌導致該國的收入減少了12億美元左右。
據能源調查機構等推算,由於西方各國禁運等原因,俄羅斯的原油産量出現下降,因此俄羅斯取得財政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油價為80美元左右,相較於之前的60美元以上出現上升。本次歐佩克+會議前,也有觀點認為要求討論大幅減産的是俄羅斯。如果此次的減産協議促使油價進一步上漲,那麼將會在確保戰爭費用等方面為俄羅斯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對於歐美來説,原油減産將會帶來沉重打擊。這將導致原本就很高的通膨加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負擔。對於將在11月迎來中期選舉的美國拜登政府來説,也會成為一股逆風。七國集團(G7)希望通過對俄羅斯産原油設定價格上限,來減少俄羅斯的收入,但未來的情況越來越不明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久門武史 開羅、浜美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