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面臨價格上漲壓力,或波及服裝

2023/09/06


      棉花國際價格的上漲壓力正在加大。作為全球最大棉花出口國的美國遭遇旱災,預計出口量跌至8年來的最低水準。主要産地澳大利亞受降水不足影響,産量低迷,也將産生影響。以亞洲為中心棉花需求旺盛,供不應求的狀況被市場意識到。如果價格持續上漲,可能會波及服裝的價格等。

    

     

      紐約市場的棉花期貨(近期合約)829日收盤價漲至87.09美分/磅,比創出近期最低點的6月下旬上漲13%726日一度漲至90.33美分,創出約8個月高點,之後也一直徘徊在高點附近。

  

      推高價格的是美國棉花歉收的前景。美國農業部11日發佈的供求報告顯示,美國20232024年度棉花産量預期約為1400萬捆(一捆約225公斤),較7月的上次公佈數據下調了15%。與截至7月的預測相比急轉直下,預計産量將低於20222023年度的産量(1450萬捆)

  

      背景原因是産地遭受旱災。日本國內專業商社的負責人表示:「自7月以來,許多棉花生産地區持續出現過度高溫和降水偏少的氣候」。美國農業部發佈的各州20232024年度棉花産量預測顯示,在作為主要産地的17個州中,有14個州將低於20222023年度的産量。

  

      受到歉收的影響,預計美國對國外的供應也將減少。預計美國20232024年度棉花出口量約為1250萬捆,將創出遭遇創紀錄歉收的20152016年度的8年來的最低水準。

棉花(資料圖,REUTERS)

        

      還有很多預測認為美國以外産地的供應也將較上年度減少。全球第三大棉花出口國澳大利亞受降水偏少影響,預計20232024年度産量同比下降7%,出口量下降5%。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巴西20232024年度的産量也將低於上一年度。

  

      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7月上次公佈以來,沒有生産國的20232024年度産量預測上調,因此全球産量預測相比上次下調2%

  


      另一方面,預計以截至2022年因疫情影響而增長乏力的亞洲各國為中心,需求將得到恢復。主要消費國孟加拉國正專注於為已開發國家製造服裝,取代因新疆棉問題而受影響的中國,棉花消費正在增加。預計該國20232024年度的消費量同比增長10%

  

      如果作為世界最大消費國的中國的需求復甦,消費量還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據悉,目前由於房地産市場狀況惡化等原因,中國經濟正在減速,服裝消費也在放緩。日本棉花協會的代表理事大下信雄指出:「如果中國的採購增加,(棉花價格)有可能突破7月創下的8個月以來新高」。

  

      由於棉花價格上漲,日本的服裝價格也可能受到影響。從7月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服裝和鞋類同比上漲4.1%,高於除波動較大的生鮮食品之外的綜合指數的漲幅(3.1%)

  

      日元兌美元匯率829日一度貶值至9個半以來最低水準,這將加劇進口成本的增加。在日本,價格上漲的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浜野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