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實施政策總動員擴大接納外國人
2018/07/25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7月24日的相關閣僚會議的首次會議上,下達指示擴大外國勞動者的接納。將向秋季的臨時國會提交《入國管理法》修正案,在2018年內敲定日語教育和生活支援的綜合對策。此外,還將討論將屬於法務省外局的「入國管理局」的行政級別上升為相當於中央直屬局的廳級。為了在2019年4月正式啟動擴大接納,將實施政策的「總動員」。日本的外國勞動者的接納政策已經迎來重大轉折點。
![]() |
在相關閣僚會議上發言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24日,日本首相官邸) |
「構建廣泛接納能立刻發揮作用的外國人才的機制是當務之急」,安倍在24日的相關閣僚會議上如此強調。他同時解釋稱「在中小和小規模企業等的一線,勞動力短缺正日趨嚴重」。呼籲稱「將外國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加以接納、構建使其能夠順利生活的環境是重要課題」。
關於創設適用於外國勞動者的新的就勞資格,將以具備一定技能和日語能力作為條件,解禁最長5年、包括單純勞動在內的工作。除了建築、農業、看護、造船和住宿等5個領域之外,金屬沖壓和鑄造等一部分製造業以及非製造業中的餐飲産業也有望被納入對象。
日本法務相上川陽子在7月24日的記者會上針對體制調整明確表示「包括設置‘入國管理廳’那樣的部門在內,希望迅速討論適當的組織體制和人員確保」。設想在秋季的臨時國會提交相關法案,並在2019年啟動相關職能。
以日本保守階層為中心對擴大接納外國勞動者存在反對聲。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倍仍堅持實施相關政策是因為期待此舉發揮向「安倍經濟學」注入活力的效果。
![]() |
安倍政府的大規模貨幣寬鬆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了企業活動,但日本老齡化迅速加劇的地方的勞動力短缺日趨嚴重。如果不吸納新的勞動力,對「安倍經濟學」的負面影響將難以避免。這種危機感推動了擴大接納外國勞動者的決策。
支援日本自民黨的業界團體對於勞動力短缺的不滿不斷加強,呼籲消除這種情況。2019年,日本將舉行統一地方選舉和參議院選舉。採取行動緩解勞動力短缺,還具有應對選舉的意義。
「如果著眼於日本的現狀和未來,除了高端專業人才以外,也已進入不獲取幫助就舉步維艱的階段」,日本經濟團體之一的經濟同友會的代表幹事小林喜光在7月24日的記者會上,提出了應解禁外國人在單純勞動領域就勞的想法。
不過,課題仍堆積如山。結束最長5年的技能實習的外國人在獲得新資格之後,加起來可在日本逗留10年時間。成蹊大學教授西山隆行指出,「設想將來的入籍,還需要構建讓外國人參加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框架的機制。應該採取允許攜帶家屬和提供住處等舉措,以便長期逗留的外國人能安心生活」。
到目前為止,對於擴大外國勞動者的接納,很難説日本政府內部和國會進行了充分討論。「短期的人才短缺並非發生在特定行業,而是可能發生在各個行業。應該避免輕易依賴外國人的局面」,慶應大學教授中島隆信對逐步鬆動的接納外國勞動者的政策敲響警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