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制定供應鏈戰略,擺脫對中依存

2021/02/24


  美國拜登政府將在半導體和電池等重要零部件的供應鏈構建方面與同盟國或地區展開合作。加快相關行動的總統令最早將在2月內簽署。考慮到與日本等亞洲各國和地區的合作,將構建能實現穩定採購的體制。力爭擺脫對中國大陸供應鏈的依賴。

   

   拜登總統將簽署要求制定供應鏈國家戰略的總統令。日本經濟新聞獲悉的草案顯示,除了半導體之外,還將以純電動汽車(EV)電池、稀土和醫療産品為中心,開始擬定供應鏈強化措施。

  

 

   總統令指出「與同盟國的合作有助於實現強韌的供應鏈」。預計要求構建不易受到敵對國家制裁和災害等異常情況影響的體制。在半導體領域,美國被認為將與台灣、日本和南韓展開合作。而在稀土領域,與擁有強有力企業的澳大利亞等亞洲各國和地區的合作納入視野。

  

  具體來説,美國將與同盟國或地區共用重要産品供應鏈的相關資訊。在生産品類上形成互補,同時討論在非常時期迅速互通有無的機制。還將磋商過剩産能和儲備産品的確保。也有可能提出減少與中國大陸的交易。

  

   在2020年年初出現的半導體不足問題也對美國的汽車産業造成影響,供應鏈的重構在這方面也成為當前課題。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數據顯示,按工廠所在地的2020年産能份額來看,美國為12%,向份額第一(22%)的台灣提出增産,但已滿負荷運轉。短期內缺乏對策。

  

 

   中國的半導體生産能力到2030年有可能達到世界最大的24%。如果供給網依存于中國,有可能通過貿易限制施加壓力。中國與日本圍繞東海産生矛盾時,曾經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

  

   美國的稀土約80%從中國進口。醫療用品也最多9成依賴從中國進口。

  

  特別是半導體的強大生産企業在全球為數不多,是否採取和美國一致的步調,取決於企業的判斷。要與美國步調一致,各國、地區政府的合作不可缺少。構築新的供應鏈很有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美國從去年開始採取行動構建新的供應鏈。其中的舉措之一就是與擅長IT(資訊技術)的台灣之間加強關係。

  

   具體而言,美國成功引進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台積電(TSMC)的工廠。台積電以2024年投産為目標,計劃在美國政府提供補貼的情況下,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面向美國量産軍用半導體。預計將是一座象徵著雙方半導體合作的代表性工廠。

  

   而且,美國已從去年秋季開始呼籲台灣、日本、澳大利亞等擁有技術和資源優勢的國家和地區合作構建不依賴中國大陸的供應鏈。

  

    美國和台灣在2020年11月在華盛頓舉行了高層會談,就半導體和5G等7項技術合作簽署了備忘錄(MOU),在儘快構建新供應鏈上達成一致。

  

資料圖(Reuters)

  

  日本也跟上了這個步伐,從去年開始在經濟産業省的主導下,和美國一樣對台積電進行大力招商。如果招商成功,將形成更加穩固的供應鏈,日本將來也更容易確保尖端半導體。為此,日本已設立總額2000億日元的預算,為接納已考慮與日本企業合作的台積電做好切實準備。

  

  關於美國提出的新供應鏈構想,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聽説目前正集中精力調查美國的供應鏈。以查明半導體及稀土等對哪些國家依賴度有多大。與同盟國研究對策估計要在這之後」。

   

  美國約80%的稀土來自中國大陸,目前正與澳大利亞合作推進去中國大陸化戰略。澳大利亞大型稀土生産企業萊納斯(Lynas)將在美國國防部的資金援助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設工廠。在美國環保政策十分重視的純電動汽車的電池領域,與松下和南韓LG化學展開競爭的中國大陸企業也不斷提高市佔率,美國似乎也判斷需要採取對策。

   

  不過,比如在5G相關領域,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價格競爭力。構建新供應鏈有可能迫使美國和日本企業的成本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