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10年增4成 企業債增加中國佔大頭

2018/09/17


  被認為百年一遇的雷曼危機到9月15日迎來10週年。由於各國保持強有力的貨幣寬鬆政策,全球的債務達到247萬億美元,超過危機之前,增至歷史最大規模。雖然全球經濟保持比較高的增速,但仍難以消除危機捲土重來的風險。

  

  「新的金融危機正在接近,這一點毫無疑問」,美國著名投資者吉姆·羅傑斯這樣警告。這是因為他認為全球範圍債務增加,有可能發生不測事態。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全球債務餘額(包括政府、企業、家庭、金融機構債務)截至2018年3月底達到247萬億美元。比2008年底增加75萬億美元(43%)。

   

  經濟增長放緩

  

  一方面,全球GDP僅增長24萬億美元(37%),債務與GDP之比從2.9倍擴大至3.2倍。作為金融危機的間接原因,「背負與收入不相符的債務」這一問題正在惡化。

     

    

  因債務增加和債務置換而被注入的資金很多都流向金融和資産市場。從全球整體來看,股票總市值增加52萬億美元,迅速增長至約2.6倍。英國房地産企業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估算認為,全球房地産的總市值僅2017年就增加6%,2017年底達到281萬億美元。

  

  這是因為在老齡化等原因下,全球經濟增長力放緩,越來越難以找到有望獲得收益的投資機會。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全球潛在增長率呈現下降態勢,2018年僅為1.81%,大幅低於1990年的3.26%。

 

  

  按不同主體來看,企業債務增加28萬億美元,增幅尤為突出,但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度較弱。

   

  中國佔到企業債務增加部分的3分之2。在貴州省,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黔東南州凱宏資産運營」7月未能如期償還逾約50億日元的理財産品。這是因為資金投向了老舊住宅再開發等低收益項目。這種債務違約正在逐漸增加。

  


    

  在已開發國家,資金也難以用於保增長投資。在美國,星巴克在截至6月的1年裏實施了49億美元股票回購。提供資金支撐的是星巴克同一期間發行的29億美元公司債。

 

  

  政府的債務也增加近29萬億美元。在雷曼危機後,美歐日中等國實施了大規模財政刺激。由於之後的利率降低,財政紀律鬆弛,加劇了債務的增加。川普政權的大規模減稅和財政支出擴大産生了影響,美國財政赤字2020會計年度(2019年10月~2020年9月)預計突破1萬億美元。

  

  「影子銀行」抬頭

  

   「放貸方」的面孔明顯改變。由於金融監管的強化,銀行的存在感下降。另一方面,崛起的是資産管理公司、養老金基金和對沖基金等在寬鬆監管條件下提供資金、被稱為「影子銀行」的存在。各方增加持有新興市場國家國債等高風險債務,有可能成為「新一輪危機」的起火點。

  

  目前,全球經濟呈現擴張態勢。雖然面臨貿易戰等風險,但美國的大規模減稅等成為利多。在這種背景下,美歐將探索貨幣政策的正常化,但難以預測此舉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由於債務增加,對利率上升的承受力也在下降。但如果各國重回寬鬆路線,債務膨脹這一副作用將進一步加強。雷曼危機過去10年,全球經濟的方向選擇變得更加困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崎雄典,石川潤 柏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