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在接近被容忍的「極限」
2021/10/20
清水功哉:日本相關部門將在何時牽制日元貶值?這是日元匯率進一步貶值之際或將受到關注的焦點。此前,2015年發出「牽制言論」的1美元兌約125日元一直被視為可以容忍下限,但在此次局面下,也存在提高下限的可能性。原因是,考慮物價動向的實際日元匯率正在接近名義匯率為125日元的當時的水準。進口産品的價格偏高的局面也變得容易加強。
「考慮通貨膨脹率的日元實際有效匯率已降至1970年代前半期的水準。(首相)您怎們看?」,這是10月13日、在參議院的代表質詢時日本國民民主黨代理代表大塚耕平的提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此回答稱「(我)不會對匯率行情發表評論」,但已出現這類提問的事實暗示出日元貶值開始具備成為政治問題的分量。
![]() |
日本政府10月18日舉行了磋商原油價格走高對策的相關閣僚會議,但作為可能帶來進口産品價格上漲的因素,日元貶值也日趨難以輕視。
目前日元貶值的主因是美國利率的上漲預期。以供給制約為主因的美國的物價走高或將長期持續,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將提前啟動加息這種預期正在帶來賣出日元的壓力。日元眼下徘徊在114日元附近,這是約3年來的最低水準。
![]() |
日元匯率在2015年也曾明顯貶值。當時自低於120日元左右的時候起,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等對日元貶值的關注開始加強。在5~6月跌破124日元大關時,時任財務相麻生太郎和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因發出被視為進行牽制的發言而受到關注。當時,125日元左右作為下限受到市場意識,此後,日元未再跌破這一水準。
在此次的局面下,這一下限提高的可能性被談論的原因是,正如大塚議員所提及的那樣,根據貿易額將兌各種貨幣的日元匯率進行加權平均,根據與海外的物價漲幅差異得出的實際有效匯率(國際清算銀行計算)已經明顯下降。截至8月降至約71,接近2015年6月的水準(68左右)。
由於日本國內外的物價差異維持,日元在看不到的地方明顯貶值,帶來了進口原材料等之際的價格偏高。以國際大宗商品走高為背景,進口物價指數維持同比約3成的罕見的明顯上升,瑞穗證券的上野泰也指出「以難以轉嫁到銷售價格上的中小企業為中心,收益受擠壓的隱憂正在加強」。從日本央行短觀調查報告的銷售價格判斷DI減掉採購價格判斷DI的數值(中小企業和製造業)已惡化至與2015年相同水準。
「從日本整體來看,日元貶值的優點並未消失,但比此前減少」,這是日本貨幣部門內部出現的聲音。以企業擴大海外本地化生産等為背景,日元貶值推動出口增加的效果下降。在新冠疫情下,外國遊客的積極的入境消費難以期待,這也弱化了日元貶值的積極效果。
除了汽油價格等之外,下游的物價上漲壓力依然有限,但從疫情的影響來看,個人的景氣感指數比2015年時惡化(日本央行的調查)。日本貨幣部門不僅要關注日元貶值的「水準」,還應關注其「速度」。岸田政權有可能在日元匯率水準高於2015年之際對日元貶值進行口頭干預,包括進行牽制之際是否有效這一點在內,作為影響今後行情動向的因素,或將受到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清水功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