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是南韓企業業績分水嶺
2014/12/05
![]() |
南韓首爾的免稅店每天迎來大量購買化粧品的中國遊客 |
向中韓兩國的造船企業供應船舶引擎的斗山引擎公司出現了75億韓元的營業虧損,這反映了造船業行情的低迷。而在化工行業,最大企業LG化學公司營業利潤下降31%,降至3575億韓元,而第2大化工企業樂天化學下降17%,減至1422億韓元。
材料和零部件等中間産品的出口也有所放緩。據南韓貿易協會統計顯示,2014年1~7月對華出口減少1.2%。原因在於佔對華出口70%以上的中間産品的出口與增長迅猛的2013年相比大幅放緩。1~7月僅增長0.6%,而2013年實現了近兩位數增長。除了中國經濟放緩之外,中國企業提高技術實力,正在擴大零部件的國內採購率也産生了影響。
![]() |
而業績堅挺的是南韓大型化粧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隨著前往南韓的中國遊客不斷增加,該公司在南韓免稅店的銷售額大幅增加。7~9月的合併銷售額同比增長26%,增至9967億韓元,營業利潤也大幅增長65%,增至1477億韓元。在航空公司方面,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在燃料降價和訪韓中國遊客增加的推動下,實現了營業增益。
訪韓中國遊客的消費使南韓的化粧品及部分服務實現了增益,但尚未達到拉動南韓整體産業的地步。在電機及材料等的國際競爭力減弱的背景下,發展內需的課題再次浮出水面。
KDB大宇證券的投資分析部長金學均就南韓企業7~9月的決算結果表示,「三星電子減速、現代重工業等曾是增長産業的部分重化學工業業績不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與市場期待值相比,純利潤降低了18%左右」。
(加藤宏一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