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也「政冷經熱」
2015/03/31
![]() |
在越南北部的港口城市海防,日韓製造業工廠的進駐熱潮正在持續。原因是這裡人工費比中國低,同時具備可利用相鄰的中國廣州和深圳等珠江三角洲供應鏈的地利優勢。雖然中越兩國圍繞南海領土主權存在政治上的對立,但作為跨越邊境的「中越經濟圈」要衝,海防正逐步樹立起重要的地位。
富士全錄旗下生産子公司富士全錄海防位於海防市的「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內。在工廠內,以女性為中心,約有300名20歲左右的工人快速地進行著小型印表機的手工組裝。
![]() |
富士全錄為改變過度依賴中國的局面,在海防建設了工廠 |
不過,富士全錄海防社長鍋田正明表示:「從中國的零部件供給沒有發生過問題,也沒感覺有類似跡象」。此外,據稱從深圳調來的中國常駐人員也在熟練地從事越南人培訓等一般業務。
富士全錄投資9000萬美元在海防建設工廠,並於2013年11月投入運作。由於在深圳的主力工廠受到了人工費上漲等困擾,小型印表機的生産被轉移到了這裡。産品則向日本和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國出口。2015年底,海防工廠還將啟動組裝難度更高的多功能一體機的生産。
富士全錄等日本企業的「China plus one(中國+1)」戰略的實施目的地為何選在了越南海防?
![]() |
一方面,越南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正穩步推進。借助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ODA),越南正在建設萊縣(Lach Huyen)國際港,力爭2017年投入使用,該港水深14米,可用於大型船隻入港。普利司通常務執行董事島崎充平分析稱,如能實現不在香港和新加坡轉机,而直接將貨物運往歐美,「將有望帶來每個貨櫃節省數百美元成本的效果」。
除富士全錄外,京瓷旗下多功能一體機業務業子公司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也正逐步將生産由廣東省東莞市轉移至海防。其在海防工廠的産能在2018年3月之前將提高至目前的4倍、即每年200萬台,將成為該公司的最大生産基地。
據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表示,模具和樹脂零部件等體積較大的産品將在越南實現本土生産,而核心零部件將繼續從中國珠三角採購,由於在中越實行分工生産,「目前並不會馬上減少與中國的關係」。
另外,南韓家電廠商LG電子也將海防定位為「全球生産基地」,並與合作夥伴一起進駐了海防。LG電子等計劃在2017年之前投入5億美元,最終投入15億美元。目前已啟動吸塵器等的生産,今後還將生産液晶電視和移動設備等。LG電子在中國各地都擁有工廠,但預計將逐步遷往海防。
著有《東亞的國際分工與「中越經濟圈」》一書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亞洲大洋洲課長池部亮指出:「與中國長期對峙的越南懂得如何管控糾紛,供應鏈的斷裂風險沒有之前想像的那麼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野彰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