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與中國的跨國境物流網出現斷裂的風險。圍繞南海石油鑽探而出現的中越尖銳對立已過去1個多月,中越關係仍持續緊張。想定可能出現國境和港口被封鎖等事態,日本富士全錄等進駐越南的企業已開始尋找新的零部件採購地。中越對立不僅是政治問題,在兩國開展業務企業也開始受到影響。
在位於越南北部諒山省的中越過境貿易關口Huu Nghi國境關口,5月底這裡載著貨櫃的卡車來來往往,帶起陣陣塵土。其中有一半的卡車都是中國牌照。該關口每天的來往車輛有100~150輛,不過在中越糾紛走向表面化之後來往的卡車數量並未發生變化。
雖然有人擔心卡車跨越過境時的通關檢查會變嚴,不過實際上物流業人士表示「還和以前一樣」。但是,跨境旅遊者出現減少,出入國管理局看不到幾個人影。一位在國境前面的市場上銷售中國雜貨的女性(42歲)説:「從中國來的貨開始減少」。中越對立似乎已經開始對旅遊和生活物資的流通産生影響。
「必須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必須考慮在少了中國的情況下也能生産産品」,富士全錄負責越南業務的專務執行董事藤原仁這樣説。該公司去年11月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市投資90億日元建立了印表機工廠。2015年該工廠將成為年産能達200萬台的最大生産基地,但是橡膠製油墨滾子等30%的零部件都是通過陸路從中國進口的。
如果這些核心零部件無法從中國採購,工廠有時將被迫停産。藤原指出「如果糾紛表面化後再應對就晚了」,富士全錄已開始考慮多種應對對策。包括將中國産零部件改為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採購等,將於近期匯總應對對策。
|
中越邊境的往來人員稀少(5月底,越南背部諒山省) |
生産數位相機零部件等産品的日本帝國通信工業在越南工廠組裝的零部件是從廣東省深圳市的數位相機廠商通過車輛和船舶運來的。不過,如果中越間的國境和港口被封閉,「就只能通過飛機運輸」(越南當地法人)。
從5月開始,越南的日系物流公司接到的調整零部件等産品採購地的諮詢急劇增多。不過這些産品在越南當地很難採購到,産業集散地泰國也受軍事政變影響政局動盪。而使用飛機運輸運費成本較高,因此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決對策。
從中國向越南運輸零部件和材料的物流網日趨壯大的原因是越南的産業結構脆弱,未能培育出供應零部件和材料的廠商。為了迴避中國的人工費上漲、罷工和反日遊行等「中國風險」,日系企業等正加速將生産基地轉移到越南。但是,零部件和材料廠商卻未能跟上步伐。
結果是,即使將最終産品的組裝轉移到越南,零部件和材料的生産仍留在中國,然後向越南供應。中國對越南的出口額在過去10年膨脹至近9倍,大部分都是零部件供應。在越南的纖維和紡織領域,紗線和布料的70%依賴從中國進口。熟悉中越分工的日本福井縣立大學的池部亮準教授指出「無法完全迴避中國風險」。
企業關注的是中國政府的動態。對中國來説越南是其賺取鉅額貿易順差的顧客。有樂觀的觀點認為「當前停止進出口的可能性很小」(日資廠商)。
不過,中國政府已宣佈暫停部分與越南的交流活動。已經有4千多名在越南工作的中國人回國。中國可能進一步實施經濟制裁。
中越的「物流危機」正迫使日本企業調整「中國+1」戰略……
(伊藤學 河內、山下和成 台北、桑原健 廣州、富士篤 東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