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徵關稅引報復連鎖,全球經濟有下行風險

2018/06/19


   鑒於美國川普政府決定自七月啟動對華懲罰性關稅,中國政府6月16日宣佈了對農産品等以同等規模徵收高關稅的報復措施。此外,歐洲、加拿大和印度也反對美國的鋼鐵進口限制,計劃近期啟動對美國産品的報復性關稅,目前已在全球範圍站在邁向開徵高關稅的貿易戰爭的關鍵點。川普6月18日又宣佈,已向美國貿易管辦公室做出指示,圍繞中國的智慧財産權侵權制裁關稅,商討對相當於2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追加10%的關稅。,世界經濟面臨明顯的下行風險。

  

   此次中國方面的應對舉措週密而迅速。在美國宣佈啟動加徵關稅之後,中國商務部發佈聲明表示,「將立即出台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徵稅措施」。在短短5個小時後的16日上午2時前,發佈了合計500億美元的追加關稅方案。

  

  中國反擊,新納入能源

      

   中國4月發佈過500億美元規模的制裁方案,但與4月方案相比,此次最大的改變是飛機被排除在外,加入了眾多農産品和能源。農産品的對象擴大在某種程度上在意料之中,但對原油和天然氣的追加關稅令人吃驚。這是因為,對於原油和天然氣的凈進口國中國來説,這是招致通貨膨脹的雙刃劍。

  

 

   針對農産品和能源,由於川普政權要求中國擴大進口,中國在6月上旬的磋商中剛剛提出700億美元規模的進口擴大舉措。農業和能源是在今年秋季的美國中期選舉中,是共和黨的重要票倉。中國瞄準了對川普政權打擊巨大的領域。

  

   面對中美寸步不讓的狀況,美國經濟界的擔憂也在加劇。尤其是成為報復對象的大豆農戶,認為「以食物為武器的貿易戰爭是數百萬美國農戶的主要擔憂」(愛荷華大豆協會主席Bill Shipley)的聲音日趨加強。由於已啟動的鋼鐵進口限制,美國國內鋼鐵價格比1月上漲4成,産業界發出叫苦聲。

 

  美方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將進一步啟動追加關稅」(川普)。調查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指出,如果兩國的制裁規模達到1500億美元,「中美的國內生産總值(GDP)都將下降0.3~0.4%」。

   


  

   對立不僅局限於中美之間。歐盟(EU)和加拿大反對美國的鋼鐵和鋁追加關稅,將自7月起對大型摩托車等美國産品開徵報復性關稅。

 

  全球GDP將下降1.4%?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稱,如果美歐中關稅提高導致貿易成本提高1成,全球GDP將下降1.4%。據美國商會的內部資料顯示,美國在美歐中的貿易戰爭中,也將遭受超過60萬人的就業減少。

 

   川普政權以安全保障為由,啟動了對汽車開徵追加關稅的討論。政權內部有觀點認為,「將在11月中期選舉之前決定啟動」。

 

 美國汽車進口額達到3600億美元(包括零部件),佔進口整體的15%,遠非鋼鐵(佔進口的逾1%)等可比。有民間估算認為,如果日本車的價格提高2成,對美出口將減少一半,日本GDP將被拉低0.6%。還有分析稱,美國由於汽車價格的上升,GDP也將被拉低0.5,汽車關稅對美國內外的經濟影響巨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