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貨緊縮悄然靠近
2020/05/20
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經濟活動停滯正在世界範圍帶來物價下跌。在日本,緊急事態宣言已在39個縣解除,而在其他各國,人員往來和生産正在恢復,但重啟經濟活動後發現,消費低迷。解雇和降薪導致的個人收入減少造成購買餘力下降,同時對感染的擔憂也在導致消費萎縮。避免世界通貨緊縮的政策變得不可或缺。
「雖然顧客在增加,也只是通常的一半左右」,以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老字號「廣百百貨店」為例,5月15日造訪家電樓層,空調賣場的店員顯得愁眉苦臉。2~3月也維持營業,期待夏季商戰的火爆,但看不到積極跡象。
![]() |
在5月1~5日勞動節長假期間,中國各地久違地看到了很多遊客。不過,國內旅客人數為1億1500萬人,僅為上年同期的一半左右。為避免感染而減少外出的趨勢仍在持續。對將來感到不安,為避免不必要開銷而呆在家中的人也不在少數。
因可以推動家電、傢具等廣泛消費而受到關注的住宅銷售(4個主要城市)目前僅為過去5年平均的7成左右。五一期間也低於過去平均。與生産聯動的發電用煤炭的消耗量(6家發電大型企業)基本復甦形成對照。
![]() |
如果消費沒有增長的情況下産品供給增加,物價將下降。中國企業的供貨價格4月比上年大幅下降3%,創出4年來的最大降幅。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西濱徹認為:「服務價格也表現低迷,物價難以上漲的‘反通貨膨脹(disinflation)’的風險正在重燃」。
新冠病毒衝擊具有企業無法提供産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足」與消費減少的「需求不足」兩方面。如果供給不足更為突出,容易出現通貨膨脹,但中國顯示出的是需求減少嚴重的通貨緊縮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全面下調了各國2020年的物價上漲率(相比上年)預期。西班牙、瑞士和泰國等將轉為下降。失業率被認為超過20%的美國預計為0%左右。實際上,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比上年同月提高0.3%。與3月相比,汽油價格下降21%,航空運費也降低15%。
![]() |
武漢的一個街頭市場(5月14日,Reuters) |
市場預期更為悲觀。交易物價聯動利率和固定利率的「通膨互換(Inflation Swap)」體現出交易參與者的物價預期。SMBC日興證券的丸山義正的計算顯示,歐元區徘徊在1%以下,而美國到3年後仍無法重返2%。
由於通貨緊縮,消費者預計將出現降價,減少消費。容易發生企業不得不降價、結果工資下降的惡性循環。如果長期持續,企業的破産也將增加。東京大學的青木浩介教授表示,「如果連企業的資金週轉和銀行的資産負債表也受到波及,通貨緊縮壓力將進一步加強」,因此這是與時間的賽跑。
![]() |
要恢復消費,首先需要消除對感染和就業的不安。美國各州開始招聘跟蹤調查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的人員。據稱全美國需要10萬人以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通過網際網路提供免費講座。
即使面臨新冠病毒疫情,醫療從業者、電子商務和快遞、在家辦公相關的IT(資訊化技術)企業等也在增加招聘。這還是加快對新一代領域投資的機會。需要不斷採取避免全球通貨緊縮成為新常態的舉措,例如在積極展開人才教育的同時轉變就業機會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伯遼、真鍋和也、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