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實現V復甦,只有中國不一樣?
2020/07/31
在主要國家中高於新冠病毒疫情前水準的只有中國(增長5%)。印度萎縮6%,巴西也萎縮8%,經濟重建的道路極為漫長。日本7~9月也比新冠病毒疫情前萎縮5%。
日本內閣府30日表示,預計2020年度增長率為-4.5%,2021年度為3.4%。不過,主流觀點認為,GDP水準恢復至新冠病毒疫情前,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度以後。
美國的失業者如今達到1700萬人,失業率達到11%,維持戰後最糟糕的水準。如果經濟復甦進展遲緩,存在勞動力市場「二次探底」的風險,有可能對個人消費造成負面影響。
焦點是7月底結束的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以特例增加的走向。圍繞失業救濟金的規模,在美國國會,朝野各黨對立加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稱,新冠病毒危機導致的經濟損失在2020~2021年2年裏達到1300萬億日元。
不過,風險不僅限於此。美國和中國的對立進一步加深,全球供應鏈的修復進一步推遲。雷曼危機後積累的過度債務的化解也延後,甚至留下了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火種。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石川潤 柏林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