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幅加息0.75%,經濟或明顯惡化

2022/09/09


  歐洲中央銀行(ECB)在9月8日的理事會上,決定把基準利率提高0.75%。這是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首次出現0.75%的加息幅度。在歐洲,由於烏克蘭危機導致的資源價格走高,通貨膨脹率在年內提高至10%左右的可能性已出現。歐洲央行將通過達到通常(0.25%)3倍的大幅加息,在意識到經濟衰退風險的情況下遏制高通貨膨脹。

      

  歐洲央行連續2次會議啟動大幅加息。雖然與美國同樣迅速推進加息,但歐洲面臨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停止等嚴重能源問題,能否通過加息遏制通貨膨脹難以預料。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同時出現的「滯漲」風險正在提高。

 

    

  在意識到經濟衰退風險的情況下,歐洲央行依舊加快加息,是因為遲遲未能遏制歐元區的通貨膨脹。歐元區8月的物價漲幅達到9.1%,連續4個月創出歷史新高。與開始出現通膨見頂跡象的美國不同,在天然氣和電力持續漲價的歐洲,難以看到情況改善。美國高盛預測稱,物價漲幅將在年底之前逼近10%。

   

  歐洲的能源價格比2021年同月上漲約4成,食品上漲約1成,以收入低的階層為中心造成負面影響。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的物價漲幅超過10%,波羅的海三國超過20%。歐元兌美元匯率創20年來新低。歐元貶值正在加劇通貨膨脹,為了遏制貨幣貶值,更加需要加息。   

    

  問題是歐洲受到能源採購困擾,經濟失去勢頭,能否承受歐洲央行的加息還是未知數。

   

    

  美國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給家庭帶來2萬億~3萬億美元的過剩儲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分析顯示,美國通貨膨脹的6成源自需求因素。而歐元區受到能源價格上漲和歐元貶值影響,購買力正在下降,歐元區經濟明顯惡化的風險遠高於美國。

     

  歐元區6月的貿易收支為逆差246億歐元,相比1年前的順差172億歐元大幅惡化。原因是能源價格上漲。由於收入流出等影響,歐元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7月下滑至歷史最低水準。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自8月底開始停止對德國供應天然氣。到冬季,局勢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能源價格上漲正在加劇歐洲電力企業的信用風險。德意志銀行的首席執行官(CEO)Christian Sewing於7日表示,德國經濟衰退「已經難以避免」。

       


       

  標普全球(S&P Global)發佈的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2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美國摩根士丹利認為,歐元區的增長率10~12月將為-0.3%,到2023年1~3月為-0.2%,將連續2個季度下滑,陷入蕭條。

     

  與此同時,此前處於低水準的企業破産數也開始增加。德國哈勒經濟研究所(IWH)的數據顯示,8月的德國企業破産數為718家,比上年同月增加26%。IWH的Steffen Müller表示,「破産數的趨勢發生逆轉」。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REUTERS)

         

  加息會導致利息支付負擔增加,擠壓背負過度債務的國家和企業的財務狀況。在債券市場,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提高至140~150%的義大利日益容易被對沖基金等盯上。

          

  金融市場上的義大利國債融券規模(體現出做空的規模)8月一度提高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義大利國債與德國國債的收益率之差則從年初的約1.3%擴大至目前的約2.2%。   

   

  歐洲各國正尋求通過通貨膨脹對策增加財政支出,但政府的負債率有可能進一步攀升。如果為了緩解民眾對通貨膨脹的不滿而競相實施財政刺激,有可能被投機資金瞄準。以財政狀況糟糕的南歐國家為中心,存在或將引發新一輪債務危機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南毅郎 法蘭克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